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是指患者脑出血或脑梗死后,患侧上肢肩胛带和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血管运动性改变,晚期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等。多发于病后2~16周,发病率为12. 5%~74. 1%。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和生存质量。笔者采用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中风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的诊断标准。年龄(53. 53±8. 60)岁,病程(46. 63±25.43)天,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24例。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高;患肢手背及手指肿胀,手指屈曲受限;排出外伤,感染及周围血管病。 治疗方法:取患侧上肢肩结点1(冈上肌止点平肱骨大结节处),肩结点2(肩胛下肌止点平肱骨小结节处),肩结点3(腋前纹头旁开1寸肱二头肌短头处),肩结点4(腋后纹头旁开1寸肱三头肌长头处),手背结点1(第2掌骨头尺侧,第2背侧骨间肌止点处),手背结点2(第3掌骨头尺侧,第3背侧骨间肌止点处),手背结点3(第4掌骨头尺侧,第4背侧骨间肌止点处),手掌结点(第1掌骨底尺侧,拇对掌肌起点处),手侧结点(第5掌骨头尺侧,小指展肌止点处),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毫针(0. 40mm×50mm)直刺,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使用疏波,连接方式为:肩结点1与肩结点4为一组,肩结点2与肩结点3为另一组,均为正极在上,负极在下。刺激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并见肌肉跳动为度,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 评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关节疼痛消失,主动、被动活动达到正常范围,无痛感,水肿消失,无手部的肌肉萎缩;②显效: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水肿基本消失,手部的小肌肉萎缩不明显;③有效:关节疼痛稍好转,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仍有水肿,手部的小肌肉萎缩不明显;④无效:症状无改善,疼痛与肩关节活动范围同治疗前,肌肉萎缩逐渐加重。 连续治疗14d 后,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到运动中枢前方的血管运动中枢,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出现水肿、疼痛,疼痛刺激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发脊髓中间神经的异常兴奋性刺激,造成血管运动性异常的恶性循环。此外,患手输液及患手悬垂都可能引发或加重肩手综合征。 中医学从经筋为病的角度分析其病机可能为:经脉瘀滞或经脉气血不足,使经筋不得濡养,筋伤络阻,气血壅滞,不得输布,遂导致疼痛、水肿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经筋是经脉的外在连属部分,具有联缀四肢关节,维络周身,主司运动的功能。其在循行途中,遇关节及肌肉丰盛之处则结聚,以使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于其所过之处的筋肉组织及关节骨骼,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通常将其结聚之处称为经筋结点。经筋为病“当所过之处肢痛”,而肩手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之一为肩手的疼痛,故依据经筋病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主要在经筋循行于肩关节与手关节的结点处进行针刺,使气血调和,通则不痛。同时,由于气血充足,经筋得以濡养,其联缀关节,主司运动的功能也会得以恢复。血不行则为水,针刺经筋结点后,气血得以通调,则水肿也会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