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风后出现肌张力增高的现象十分普遍,是影响患者肢体康复的最大障碍,尤其是肘关节痉挛性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采取电针经筋结点治疗脑梗塞、脑出血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临床上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患者来源于医院针灸一病房住院患者,年龄45 ~75 岁,脑梗塞患者 30 例,脑出血患者 20 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1995 年公布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经 CT 或 MRI 扫描确诊。中医诊断标准依据 1996 年公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制定。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上肢呈痉挛性状态。 治疗方法: 应用电针经筋结点配合头针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患侧针刺部位,选用 30 号 1. 5 寸毫针。头针取百会至前顶( 相当于顶中线) ,前神聪至悬厘( 相当于顶颞前斜线) 。上肢取手阳明、手少阳经筋循行所过的位于肘关节的经筋结点,即伸肘结点( 当尺骨鹰嘴上 1寸,向上肢的近端斜刺 1. 5 寸,肱三头肌止点) 、前臂后旋结点( 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 1. 5 寸,手三里上0. 5 寸,直刺 1 ~ 1. 5 寸,深度以通电后患者前臂后旋为宜,旋后肌,前臂后旋) ,并连接电针正极在上,负极在下,选取疏波,每次时间 30 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能看到肌肉跳动为度( 电针选用 KWD - 808Ⅱ型脉冲电针仪进行电针治疗) 。治疗组针刺均每日 2 次,每周休息 l 日,4 周为 1 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修改的 Ashworth 法。显效: 症状改善Ⅱ级以上; 好转: 症状改善Ⅰ级以上; 有效: 治疗后有即时效果,1 个疗程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无效: 治疗后无即时效果,2 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中风后最主要的后遗症之一,是由于牵张反射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后,处于亢进状态,导致肌张力增高及肌协调异常。据统计,脑卒中发病后 1 周内经急救存活的患者中,有73% ~86% 的患者出现偏瘫或单瘫,有 71% ~ 77% 的患者有行动困难,有 47% 的患者不能独自坐立,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痛苦。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多发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主要表现为筋肉拘急、肢体痉挛、屈伸不利,病位在经筋,属于中医“经筋病”。各个经筋在结构上及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之气散布到循行所过之处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等,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活动功能。《灵枢·经筋》载: “手少阳之筋……上循臂,结于肘; 上绕臑外廉”,“手阳明之筋,……上循臂,上结于肘外; 上臑,结于肩髃。”手少阳经筋病候特点“其病: 当所过者支、转筋”,手阳明经筋“其病: 当所过者……转筋,肩不举”,依据经筋理论“病在筋,调之筋”,故而用分布在手少阳、手阳明经的肘部经筋结点进行针刺,可缓解肘部痉挛,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拮抗上肢屈肌,改善上肢的痉挛性瘫痪,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