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6|回复: 1

颈椎病的中医针灸治疗法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5-3-20 15: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3-20 15:45 编辑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手术疗法复杂、风险大,故多采用非手术疗法,针灸疗法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目前颈椎病临床分型主要包括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其中又以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占全部颈椎病70%以上,而此三型颈椎病正是针灸治疗效果最为突出的。现将近10年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为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如下。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病主要为颈推的钩椎关节或推间小关节的退变性增生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多发生于35岁以上者,发于一侧者多见,两侧同时发病较少见。早期表现颈部不适,肩部、上肢有酸重感,在睡眠体位不当时出现患侧手部麻胀难忍,改变颈部位置后好转。随着病情的发展,在体质下降时,如感冒发热,或各种炎症引起的发热后,引起颈、肩、臂部的疼痛加重,手的麻胀感亦加重,疾病好转,这些症状亦减轻。颈椎病变部位的炎性水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出现颈、肩、臂部疼痛加重,手的麻木增加,以夜间为甚,日间静坐时痛甚,活动后减轻,手麻呈持续性,严重时打喷嚏、咳嗽时均出现放射样疼痛,有时甚至出现固定体位,改变体位时即出现放射样痛,晚期相应的出现肌力、腱反射改变和皮肤感觉等改变。
       X线改变:侧位片可见椎体后缘及前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等;斜位片可见钩突关节增生、推间孔变小等;正位片可见棘突歪斜和钩突关节增生、变尖等。
       毫针疗法
       四天穴   孟氏等根据刘公望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针刺四天穴方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四天穴方主穴为天牖、天容、天窗、天鼎均为双侧,列缺取患侧。患者俯卧位,0. 30 mm1. 5~2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天牖穴:针尖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沿着横突向椎体方向进针1~1. 5,得气后施雀啄法约30 s(小幅度高频率提插100/min),针感酸麻,向头枕部扩散。天容、天窗两穴:针尖向椎体直刺1~1. 5,得气后施雀啄法约30 s,针感向肩关节、上臂及手放射。天鼎穴:针尖向椎体直刺1~1. 5,得气后施雀啄法约30 s,针感酸麻向肩部及背部扩散。列缺穴:针尖斜向肘部,刺入0. 5,得气后大幅度低频率捻转1min(捻转180°, 60/min)。治疗组96,55例颈夹脊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颈椎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夹脊穴。
       颈夹脊穴   刘氏以颈3~7夹脊穴为主穴;配穴为风池、合谷、阳陵泉、曲池、外关、天宗、大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治疗20天后,痊愈32,好转24,无效4,总有效率93. 33%。其中治愈率53. 33%,好转率40%,无效率6. 67%。郭氏主穴取颈夹脊,配合风池、天柱、肩井、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均为患侧,并结合颈椎牵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其中治愈43(55. 1% ),好转35(44. 9% ),无效0,总有效率100%。黄氏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穴选用: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随症加减:肩背不适加肩井;疼痛麻木沿阳明经放射者加曲池、合谷穴;疼痛麻木沿少阳经放射者加外关、中诸穴;疼痛麻木沿太阳经放射者加后溪穴;头痛眩晕者加百会穴,疗效满意。
       其他部位毫针疗法 徐氏观察针刺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及对照组(30),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 81%84. 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孙氏等运用针刺第二掌骨全息穴位治疗26,左病取右穴,右病取左穴,两侧均病痛者则左右同取,颈穴在第二掌骨头桡侧赤白肉交际处,用强刺激捻转手法,以针下有缠涩感为佳。连续捻转3 min,不留针,结果临床治愈10,好转14,无效2例。韦氏针刺手三阳经筋上病灶及颈夹脊穴,配合风池、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绝骨,结合壮药外敷治疗12. 8,总有效率89. 84%。刘氏用扬刺、排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方法为扬刺在阿是穴正中刺1,然后在距阿是穴1. 5 cm的上下左右各浅刺1;排刺则沿受压神经通路等距离排刺,均进针1寸左右,两针相距1,平补平泻法。结果:治愈24(80% ),显效4(16. 7% ),好转1(3. 3% ),总有效率100%
       电针疗法  姜氏等取颈夹脊、风池、天柱、肩井、曲池、外关、中渚、合谷,得气后接G6802-II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留针20min,针后加拔罐,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47,治愈14,好转27,无效6,总有效率为87. 2%,与单纯体针治疗作对照,差异有显著意义。刘氏等取颈3~7夹脊穴,直刺1寸左右,配合应用G6802-II型电针仪,针毕用野木瓜注射液行风池穴穴位注射(双侧轮流选用)治疗21,基本痊愈17,显效4例。
       水针疗法 岳氏取颈4~7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配合肩解、肩贞、臂臑、外关、曲池。每次治疗选颈夹脊穴1~2,另加配穴2~3,5号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缓缓注入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与当归注射液的混合液)0. 5~1. 0 ml。治疗本病72,痊愈42,显效25,有效5例。胡氏等用注射器抽取醋酸曲安缩松混悬液2 ml(20 mg)2%利多卡因注射液,针刺双侧百劳穴,得气后每穴注射混合液2ml。共治32,治愈15,好转16例。
       温灸疗法  詹氏采用温针灸,取颈夹脊及压痛点,针刺得气后留针,随后用艾条切成2 cm长的艾炷,在针尾安放,点火燃烧约20min,颈项怕冷者,燃艾炷2次。共治疗130例患者,治愈90,好转36,无效4例。李氏等采用隔姜灸治颈椎病,先把姜片切成0. 2~0. 3 cm,每隔0. 3 cm扎一小孔,然后放入汤药的上清液中浸泡1周后使用。把姜片放在风府、天柱、大椎、陶道及痛点上,点燃艾条,对准姜片,采用无瘢痕隔姜雀啄式灸法,以有疼痛感为度,每次灸30min58例病人,治愈42,好转l4,无效2例。
       其他针法 孙氏采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腹针中天地针(中脘、关元)为主穴;配穴为双侧商曲、患侧滑肉门、患侧上风湿点(位于腹中线脐上1. 5,旁开2. 5)、患侧上风湿外点(位于腹中线脐上1,旁开3)。针刺前先测准腹针穴位,以确保疗效,然后常规消毒,选用40~60 mm38号毫针,采取轻、缓手法进针,避开毛孔、血管,当针尖抵达预计深度时,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避免刺伤内脏。进针后,停留3~5 min,谓之候气; 3~5 min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谓之行气;再隔5 min行针1,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谓之催气。留针30 min。每日1, 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所治52例中,临床治愈34,好转18,总有效率100%。孟氏自1996年开始,采用蜂疗加体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疗效满意,主穴取颈1~7夹脊穴。配穴为头痛配中诸、合谷;肩背痛配肩井、天宗;肢体麻木配曲池、外关。顽固痛点以蜂针点刺。每次选穴5,交替取穴,根据麻木疼痛牵涉部位,配穴随证加减.每组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得气,留针20min,出针后,按压寻找痛点,以最明显痛处蜂针点刺,每次1处。治愈率38%,总有效率98%。程氏等用水针刀治疗50,总有效率为93%。尹氏用针刀为主治疗32,治愈11,显效11,有效8,无效2例。彭氏等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其将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6,治疗组根据其证型采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照组口服根痛平颗粒,两组均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 1%69.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疗法  赵氏等以穴位敷贴加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穴为颈部颈夹脊穴或根据X线、CT提示的病变颈椎或压痛点,配大椎、肩井、悬钟、中渚等穴,药物为生川乌、独活、秦芜、川椒各12 g,地龙、白花蛇、红花各10 g,寄生15 g,川芍6 g,细辛3 g,以上药研细末备用,临用时将药粉用38e白酒调成糊状,平铺于1寸见方医用纱布上,并贴于所选穴位上,胶布固定,并用艾条悬灸其敷药处约10~15 min,每次敷药约2~4 h取下,每周2~3, 10~15次为一疗程。疗效确切。王氏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卧式手法牵引或机械牵引、手法整复、局部理疗、颈椎椎旁肌或颈神经注射点注射配合颈肩保健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65例。结果优113,45,好转5,无效2,有效率98. 8%。结论: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确有良好的疗效。
       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病主要由颈6椎体以上的侧方退变增生物,使颈动脉受到刺激、压迫或扭曲、痉挛所致。主要表现为颈部第6椎以上胀痛,颈活动到一定方位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又称颈椎眩晕)。在早期出现多梦,睡眠不足,颈部酸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病情发展,彻夜做梦,表情淡漠,颈部胀痛,头时晕时好,记忆明显减退。病情严重时眼眶胀痛,视物不清,耳鸣头痛,头转动时出现眩晕难忍、恶心、呕吐等症状,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颈性卒倒(颈转动时突出增生物压迫椎动脉,大脑出现短暂的缺血而昏倒),但很快即可恢复。
       体检时可在风池穴上下找到明显的压痛点,较严重的可触摸到明显的条索状物或结节状物。X线改变提示同神经根型颈椎病。脑血流图示常有一侧供血不足,血管弹性降低等改变。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15: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3-20 15:47 编辑

       毫针疗法 赵氏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机制,选择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针刺风池、天柱穴,发现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治疗作用,使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詹氏采用风池、大柱、大椎、百会、增生颈椎及上下椎旁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李氏取双侧风池、百会、颈2~6夹脊穴、双侧外关;头针平衡区、晕听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体针平补平泻法,头针采用快频捻转手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期间行针3次, 10次一疗程。结果:72例患者中痊愈49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96%。

       电针疗法   余氏等取风池(双)、C2夹脊、C4夹脊、C6夹脊;风池(双)、C3夹脊、C5夹脊、C7夹脊两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替进行,行滞针手法。除风池穴外,其它三夹脊穴上电针治疗后均行手法按摩5min, 2个疗程后复查TCD发现,电针对血流速度增快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疗效确切。

       水针疗法   王氏取风池、C2~C7夹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每次选3~5穴,抽取摇匀药液(复方丹参注射液2 ml、10%当归注射液2 ml、2%利多卡因2 ml、VB12    15 mg),每穴注入1~1. 5 m,l每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 2个疗程后与中西药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口服西比灵)比较,治疗组28例,痊愈2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 43%;对照组20例,痊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沈氏采用温针灸颈夹脊穴、风池穴,结合压灸百会穴治疗本病65例,疗效满意。具体方法为,患者俯伏治疗床上,先针刺其颈夹脊穴,取28号1. 5寸毫针按病情需要,直刺0. 5~1寸;行针得气后,再针风池穴,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 5寸,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并向头顶颞部扩散,然后取艾条剪为2 cm左右的艾炷,行温针灸,留针30min;最后在百会穴用压灸法,在穴上涂一薄层万花油,用松子大艾炷直接灸,待患者有灼热感时用艾条压熄,每次灸3壮。

       微针疗法   秦氏等报道以汤氏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8例,并设对照组30例。头针组取心区、颈前区、枕项区等;对照组取风池、相应夹脊穴。经统计学处理显示,头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灸法   刘氏为观察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在设治疗组的同时还设了两个对照组,即针刺组和口服颈复康冲剂组。统计3组疗效,并作Ridit分析与U检验,同时对3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温针灸颈夹脊穴疗效最佳,并证明温针灸颈夹脊穴能有效地扩张血管,缓解椎-基底动脉的痉挛,降低其血流速度,从而减轻乃至消除临床症状。

       综合疗法    蒋氏等采用三步针罐疗法(即由远道平衡针刺、夹脊电针和局部刺络拔罐三步有序构成的综合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97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CD)观察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椎动脉形态、血流量、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椎动脉血流量增加,平均血流速度加快,椎动脉内径不同程度地改善,而且TCD指标的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相一致。孔氏采用针刺、TDP照射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颈椎病210例,针刺取颈夹脊、风府、大椎、天柱、肩井,同时用TDP照射颈部30 min,然后运用推拿手法以理筋整复、舒筋通络。结果210例患者经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04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以上。

       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以颈部的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板滞酸楚和颈部活动受限。少数患者出现肩臂疼痛、麻木,会有一过性的手麻感觉,并常常在晨起、过度劳累、工作或睡眠等姿势不正确和感受风寒后加剧或复发,病人常误认为自己“落枕”。

       X线摄片检查时,会有“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椎间关节失稳”及“骨质增生”等征象描述。MRI、CT检查也常会有“颈椎间盘膨隆”等现象。

       毫针疗法   朱氏等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并进行临床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对于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为选取百劳(双侧),肩井(双侧),阿是穴。操作为选用1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退至皮下,更换针法方向,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操作完毕后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调针至“得气”后接电针机,以上两组均隔天进行治疗, 5次治疗为一疗程。结果苍龟探穴针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优于电针法。白氏等采用针刺并手法整复治疗颈型颈椎病52例。选穴为项三针(风池、完骨、翳风),颈4~6夹脊穴。平补平泻, 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若颈肩臂内侧疼痛者,辅以手太阴经尺泽穴;若肩臂外兼疼痛者,辅以手阳明经曲池穴。结果52例中治愈3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3%。

       特殊针疗法

       腹针   郭氏等以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63例。目的在于验证薄氏腹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其方法为以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为客观指标,评价腹针治疗63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比治疗前MPQ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 8%。

       水针  鲜于氏采用高频水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主穴为颈外夹脊穴(颈2~7)棘突下旁开1. 5寸,每次选取2~4个;配穴为风池、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每次选取2~4个。结果本组治愈65例占61%,好转37例占35%,无效4例占4%,总有效率96%。

       浮针 谢氏等采用浮针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其方法为依据符氏浮针疗法,用静脉套管针作为替代浮针针具备用,按枝川注射疗法用一次性注射器配好枝川液(即每10 ml生理盐水内含地塞米松0. 3 mg),找准颈肩部阳性反应点(最痛点)并标记,在其下方5~10 cm处确定浮针进针点,与皮肤呈15~25度角刺入进针点,隔2日1次, 2周为1个疗程。显效52例(86. 7% ),有效6例(10% ),无效2例(3. 3% ),总有效率96. 7%。

       火针 朱氏等采用火针配合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236例。治疗结果236例患者中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50例(63. 6% ),显效81例(34. 3% ),有效4例(1. 7% ),无效1例(0. 4% ),总有效率为99. 6%。

       灸法为主治疗   阎氏采用温针治疗方法,以温经散寒、祛风通络、调和气血、除湿利关节,针灸夹脊穴,进针1. 5寸左右得气后留针,随即将2 cm艾段套插在针柄上,点燃艾段,燃尽后1柱再灸,每次灸完2壮后起针,每天2次, 5天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治疗颈型颈椎病12例,治愈9例,显效3例。

       针灸结合其他疗法   王氏等采用以手法为主,配合针灸、中药、西药等综合治疗颈型颈椎病75例,治愈60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曾氏等采用针灸、牵引、直流电离子导入中药(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川芎、杜仲、川牛膝、细辛、甘草、威灵仙等)及按摩等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5例, 100%有效。段氏等采用先离子导入治疗,再针刺、推拿等综合治疗颈型颈椎病28例,治愈17例,好转11例。洪氏等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2例。具体为针刺:取颈脊穴,于颈椎棘突下各旁开0. 5寸,针尖与皮肤呈15~30°角向脊柱方向刺入1~1. 5寸,平补平泻,以局部酸胀为度。后行颈神经阻滞及推拿综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98. 4%,对治愈的45例随访2年无复发。

       问题与展望:

       颈椎病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纵观近十年,特别是2000年以后,各类专业期刊关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报道中,笔者发现其中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这三型在临床最为常见,也是针灸治疗效果最为突出的病症。在取穴上大多以局部取穴和阿是穴为主,特别是颈部夹脊穴在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方法上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疗法转变为综合疗法,其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前者。而对于脊髓型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针灸治疗报道较少,临床疗效相对较差。

       虽然针灸治疗颈椎病有诸多优点。但其目前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有些报道观察病例不分型或分型不明确,选穴与取穴缺乏规范性,故无法对各种针灸疗法进行客观比较和评价。

       对于临床研究较多,但机理研究尚显不足,严重阻碍了针灸治疗该病的进一步推广与深化。针灸在镇痛、抗炎等方面具有优势,借鉴针灸学其它研究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技术及思路,从细胞因子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水平等方面开展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对临床上治疗本病有效的腧穴进行筛选,尽量做到规范化。应用生化、免疫学等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其作用规律,分析针灸效应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等影响因素,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临床报道大多为近期疗效观察,但对于远期疗效及治疗后随访欠缺,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9:28 , Processed in 0.34163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