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2|回复: 1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瘫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49

回帖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9
发表于 2015-4-10 16: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雅风 于 2015-4-10 16:41 编辑

       小儿推拿是在传统医学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一种古老的医治疾病方法,民间有称为“掐惊”“推惊”.汉朝的《五十二病方》里第一次提到了小儿推拿,《千金要方》记载了运用膏摩避风寒的小儿保护理法.到十六世纪末,四明陈氏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小儿推拿作了总结,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保婴神术》,又《小儿按摩经》,被录在《针灸大成》中,得以流传。
      适用对象与范围:小儿推拿的适用对象一般为6岁以下小儿,特别适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6一12岁的儿童除了选用小儿推拿特定穴外,配合选用成人推拿手法,结合体穴进行治疗。适用范围包括初生儿疾病、内科、外科、骨伤科、杂病等。
       作用与优点:通过推拿的手法刺激,作用于人体某些部位或经络穴位上,不仅反射性地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还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甚至引起全身血液循环变化,促进心脑血管、微血管和淋巴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促进病痛的好转。另外,推拿可松解粘连、防止肌肉萎缩,预防畸形。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部位分布特点,上肢穴最多,并多集中于手部,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穴位的这种分布规律,方便家庭保健和治疗,如在严寒冬天也可以在患儿的两手部穴位操作,免除脱衣的不便,而能取到较好的效果.从家庭保健的角度说,家属学习小儿推拿并不难,学习一些基本手法和穴位即可。
      注意事项:1.宜在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室温,光线充足利于观察病情及推拿后的反应,治疗结束后应令患儿避风。2.推拿时要根据病情、所选穴位及操作方法使患儿取适当的体位以施治。3.小儿肌肤娇嫩,操作时宜采用介质进行推拿,如滑石粉。
       中医对小儿身体的认识:小儿离开母体来到世上,有如草木之嫩芽,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需要精心呵护.小儿的体格、智葱和机体功能不断成熟、完善,其功能旺盛,速度快而有规律,要给充足的营养。
       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易于发病、易于传变、易于康复。其中,易于发病的原因包括以下:
(l)卫外功能不固,易感外邪肺为娇脏,外邪首先犯肺,帮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最多见。
(2)脾常不足,脾胃病多见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饮食不知节自,易内伤饮食而致泄泻、呕吐,甚至导致疮积等证。
(3)肾常虚,易发生肾气不足小儿易因先天察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而发生肾气不足,多见五迟、五软和解颅等症(五迟、五软、解颅均系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常见疾患,五迟指站立迟、走路迟、长头发迟、长牙齿和说话在迟:五软上指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及肌肉软:解颅则指小儿脑卤门不闭之症)(4)肝常有余、神气怯弱     易引动肝风,而致神昏、抽搐。(5)心常有余,心火易炎
       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
        ①外感六淫,②内伤饮食,③先天因素:《幼幼集成》中所说的“儿之初生有病,亦惟胎弱、胎毒二者矣”。(胎弱,指胎儿先天察赋不足,气血虚,表现为肾气不足,无以充养骨髓,温熙五脏,致五软、五迟等症,影响止常发育和生长。)
       与小儿脑瘫的关系,中医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
简称脑瘫(CP)是指脑在发育未成熟前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而引起的非进行性的运动降碍与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属传统医学“五软”、“五硬”、“五迟”的范畴。(五硬:《幼幼集成》指“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
       若小儿先天精血不足,肝肾亏虚,阴虚内热,虚风内动,筋失所养,则多表现为“五硬”的“痉”证;如先天察赋不足,真阳虚衰,则畏寒肢冷,手足、项软,表现为“五软”之证。若小儿脾气虚弱,痰浊内生,久而气虚,气虚则血瘀,或生产时脑伤致血瘀,瘀血痰浊痹阻经络、脑窍,除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外,还可有智力低下、情感障碍等表现。
    后天调养不慎,风、痰、火三邪入侵经络或脏腑,临床或以邪热炽盛、精血耗伤、风火相煽、痰热互结、或以风痰、热痰痹阻经络或直中脏腑,而见肢体运动不能,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障碍等。
       小儿推拿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应用
       小儿脑瘫手法是根据中医推拿、按摩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常用的手法有推、运、揉、按、摩、掐、捏等。人体运动是以骨骼为支架、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与舒张为动力来实现的。小儿脑瘫的种种症状关键就是运动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在治疗中灵活巧妙运用这种手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按摩,对皮肤、肌肉关节、肌触、神经、经络腧穴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通则不痛”,从而痉挛的肢体逐步松弛、孪缩的肌肉逐渐舒展,使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速康复。脑与脏腑及经络相连,它们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素问.疾论篇》指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经多气血主宗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太阳经,可调理腰肾,肾为先天之本,精血同源,任督两脉起自胞中,为肾气所在,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有调节全身的阴阳经的作用.
       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壮身体     由于先天察斌不足,因此大部分患儿体质较差,常伴有营养不良、出汗多、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康复疗效,感染加重患儿的痉挛、紧张或手足徐动等临床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脾胃之气旺盛,疾病易于康复。保健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摩腹2一5分钟、捏脊3一5遍、掐揉足三里50一100次。外感病和饮食内伤,以解表:推攒竹,坎宫、太阳,拿风池等:清热:清河水、退六俯、推脊等;消导:推脾经、揉板门、中腕、天枢等。
       预防小儿脊柱畸形的发生    正常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小儿脊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可因坐姿不良而出现脊柱侧弯、双肩不对称等畸形。除了平时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坐姿外,也可以采用推拿方法预防小儿脊柱畸形的发生:①推脊柱10遍,配合点揉背部腧穴,②小儿仰卧位,施者位于小儿头部,用双手握住小儿双腕部反复屈伸小儿上肢数遍,③小儿取坐位,施者双手拿其双肩10遍,最后,用掌根搓揉小儿背部脊柱两侧数遍。


150

主题

149

回帖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6: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常用穴位     按肩井,通行全身气血,手法治疗多以此法始、收,还可治上肢活动不利。颈项软取大椎:上肢瘫取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取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等;腰部无力取肾俞、腰阳关;肘关节紧张取曲池、手三里:足内翻取昆仑等:足外翻取三阴交、太溪或血海等;尖足取解溪、商丘,剪力步取阳陵泉、绝骨等.智力低下取百会、风池、四神聪:语言障碍取通里、廉泉、京门、玉液,等等.
      与功能训练相结合   小儿推拿配合功能运动治疗,遵循正常儿童生理发育顺序的原则(抬头、翻身、坐、爬、跪、站、行走),利用vojta法通过对身体特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反射性运动抑制和阻止异常运动的发生和发展,Bobath法反射性抑制姿势调整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常的运动和发育,从而达到培先天、补后天、益气血调脏腑、通经络、强筋骨.,利关节,激活感觉与运动的反馈模式,促进患儿的各项功能,使患儿快速康复。
     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与现代相结:传统医学康复弥补现代康复之不足。小儿推拿作为独立的一科,以其确切的疗效、简便易行的方法、以及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对一些功能性疾病的独到疗效,吸引着世界许多国家的推拿爱好者学习,小儿推拿也必然会为人类的健康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6 13:47 , Processed in 0.20839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