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医养生 于 2015-4-13 16:44 编辑
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形式上类似于十二经脉,但本质上,经筋与经脉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由于形成两者概念的基础不同,经筋重点在“筋”,而非在“脉”,因而在功能上与经脉也几乎完全不同。《灵枢 经脉》中所谓“脉为营,筋为刚”说明了两者的根本区别。经脉理论以循环流注运行血气、联络脏腑为主,而经筋理论则是说明机体的部分组织构成。通常所称的“筋”,仅是指解剖学上单一的形态,而所谓的“筋肉系统”则是概括了若干单一形态的筋肉,由于经筋受经脉与络脉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因此在生理功能上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 经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经筋的专著,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和治疗。探讨分析十二经筋理论,有助于对经络的进一步研究,对针灸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循行分布特点 《灵枢 经筋》对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有详细的记载,与十二经脉相比,其有着自己的循行分布特点。 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基本相同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大体与十二经脉相同,即手六经的经筋分布于人体的上半身,足六经的经筋分布于人体的下肢、躯干及头面。但也有不同之处1)部分经筋(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足太阳、手少阳、足少阳)超出本经的循行范围,循行至经脉未及之处。如足太阳经筋“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足少阳经筋“上额角,交巅上”;手少阳经筋“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等等。(2)部分经筋不及本经的循行范围,如足厥阴肝经的经筋仅循行至阴器。因此,在某些方面,十二经筋补充和延伸了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循行及功能上的不足。 循行走向呈向心性 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终于头身,呈向心性循行,无逆顺之分。即手三阳经筋从手走头,手三阴经筋从手走胸,足三阳经筋从足走面,足三阴经筋从足走腹。这一特点与十二经脉在循行走向上既有向心性循行又有离心性循行不同,具体来说,手三阳、足三阴六条经筋和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相一致,而手三阴、足三阳六条经筋与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正好相反。十二经筋循行方向的一致性决定了十二经筋不可能有十二经脉那样阴阳表里两经以及同名经的交接次序。 行于体表,不入脏腑 《黄帝内经太素》曰:“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未与任何脏腑发生联系,虽不入脏腑,但不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均进入胸腹腔,使其循行有内、外行之分。手三阴经筋均进入胸腔:手太阴“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手少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手厥阴“入腋,散胸中结于贲”;足三阴经筋中,唯足太阴“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手、足三阳经筋均行于体表,不入胸、腹腔,体现出“阴主内,阳主外”之含义。由于经筋不入脏腑,因而十二经筋与脏腑之间没有属络关系,所以经筋的命名未冠以脏腑之名。但经筋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却离不开脏腑所化生之气血的濡养,尤其与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筋,在体合筋,主身之筋膜;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与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十二经筋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和营卫之气的濡润温煦。 循行过程中具有“结”“聚”的特点 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之处则聚合、联结,如腕、肘、腋、臂、肩、颈、踝、膝、股、髀、臀等处,这与《素问 五脏生成》所说的“诸筋者,皆属于节”的理论是吻合的。各经筋之间通过结聚,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协调着人体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