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3|回复: 2

探析十二经筋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45

回帖

7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4
发表于 2015-4-13 16: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医养生 于 2015-4-13 16:44 编辑

       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形式上类似于十二经脉,但本质上,经筋与经脉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由于形成两者概念的基础不同,经筋重点在“筋”,而非在“脉”,因而在功能上与经脉也几乎完全不同。《灵枢 经脉》中所谓“脉为营,筋为刚”说明了两者的根本区别。经脉理论以循环流注运行血气、联络脏腑为主,而经筋理论则是说明机体的部分组织构成。通常所称的“筋”,仅是指解剖学上单一的形态,而所谓的“筋肉系统”则是概括了若干单一形态的筋肉,由于经筋受经脉与络脉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因此在生理功能上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枢 经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经筋的专著,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病候和治疗。探讨分析十二经筋理论,有助于对经络的进一步研究,对针灸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循行分布特点
     《灵枢 经筋》对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有详细的记载,与十二经脉相比,其有着自己的循行分布特点。
       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基本相同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大体与十二经脉相同,即手六经的经筋分布于人体的上半身,足六经的经筋分布于人体的下肢、躯干及头面。但也有不同之处1)部分经筋(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足太阳、手少阳、足少阳)超出本经的循行范围,循行至经脉未及之处。如足太阳经筋“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足少阳经筋“上额角,交巅上”;手少阳经筋“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等等。(2)部分经筋不及本经的循行范围,如足厥阴肝经的经筋仅循行至阴器。因此,在某些方面,十二经筋补充和延伸了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循行及功能上的不足。
       循行走向呈向心性   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终于头身,呈向心性循行,无逆顺之分。即手三阳经筋从手走头,手三阴经筋从手走胸,足三阳经筋从足走面,足三阴经筋从足走腹。这一特点与十二经脉在循行走向上既有向心性循行又有离心性循行不同,具体来说,手三阳、足三阴六条经筋和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相一致,而手三阴、足三阳六条经筋与同名经脉的循行方向正好相反。十二经筋循行方向的一致性决定了十二经筋不可能有十二经脉那样阴阳表里两经以及同名经的交接次序。
       行于体表,不入脏腑    《黄帝内经太素》曰:“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未与任何脏腑发生联系,虽不入脏腑,但不少经筋在循行过程中均进入胸腹腔,使其循行有内、外行之分。手三阴经筋均进入胸腔:手太阴“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手少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手厥阴“入腋,散胸中结于贲”;足三阴经筋中,唯足太阴“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手、足三阳经筋均行于体表,不入胸、腹腔,体现出“阴主内,阳主外”之含义。由于经筋不入脏腑,因而十二经筋与脏腑之间没有属络关系,所以经筋的命名未冠以脏腑之名。但经筋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却离不开脏腑所化生之气血的濡养,尤其与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肝藏血、主筋,在体合筋,主身之筋膜;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与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十二经筋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和营卫之气的濡润温煦。
       循行过程中具有“结”“聚”的特点 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之处则聚合、联结,如腕、肘、腋、臂、肩、颈、踝、膝、股、髀、臀等处,这与《素问 五脏生成》所说的“诸筋者,皆属于节”的理论是吻合的。各经筋之间通过结聚,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协调着人体的运动。

137

主题

145

回帖

7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医养生 于 2015-4-13 16:43 编辑

经筋的行走路线与神经关系密切 现代经络研究中,经络系统中经筋的走行路线与神经关系最为密切,以手三阴、手三阳在前臂的经筋与臂丛神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手太阴、阳明经筋属于桡神经的范畴;手厥阴、少阳经筋与正中神经极为一致;手少阴、太阳经筋与尺神经的关系完全相符,《灵枢 经筋第十三》曰:“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 ”即描述了触及肘后尺神经沟处尺神经引起酸麻放射到小指的现象,说明手太阳经筋与尺神经的走向完全一致。从手三阳经筋在头面部与脑神经的关系来看:手太阳经筋病则耳鸣痛,手少阳经筋病则舌卷,手阳明经筋病结于九页,与面瘫口角歪斜相应,这与第Ⅶ、Ⅷ、Ⅸ三对脑神经的病候相吻合。足三阳头面部经筋与颅脑神经的疾病更为典型,“足阳明之筋,,,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其病,,,卒口僻,急则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说明足阳明经筋在面部的见症与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痉挛完全一致。

      生理功能

      联缀百骸,维络周身  十二经筋纵横交错,结聚散络,广泛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等全身各部,维系连络各组织器官,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素问 五脏生成》曰:“诸筋者皆属于节。”十二经筋在全身各关节部位结聚,从而使周身百骸相互连结,或支撑人体的坐立行走,或相互协同以产生运动。

       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素问 痿论》谓:“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通过对骨骼的约束和联缀,使整个躯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十二经筋有阴阳之分、刚柔之别,手足项背直行而附着于骨之筋都硬而大,胸腹头面支别横行之筋都柔软而细。手足三阳行于外侧,其筋多刚;手足三阴行于内侧,其筋多柔。刚筋坚强有力,柔筋维软和缓,正常情况下刚柔相济来维持人体的屈伸拮抗运动,如腹背的俯仰,肘膝关节的屈伸,四肢的外展和内收。

       固护体表,抵御外邪 《灵枢 经脉》曰:“筋为刚,肉为强。”人体筋肉组织以其刚劲柔韧之性充实于体表与四肢,形成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各组织器官及脏腑经络的外周组织体系。

       维络器官,固定内脏 十二经筋不仅联缀百骸,还分布于眼、耳、口、鼻、舌、阴器等部位,对这些器官功能活动起着维系作用。脏腑位于体腔内,各自保持着固定的位置,中医学认为这是脾气的固摄作用所决定的。足太阴经筋分布于胸腔,腹腔并附着于脊,赖经脉气血所滋养。脾气旺盛,气血充足,经筋得养,则内脏恒定于固有位置;若脾气虚弱,气血不足,经筋失养则出现内脏下垂、阴挺、脱肛等症状,可见脾气的固摄作用是通过足太阴经筋而实现的。经筋在外固定骨骼,在内固护脏腑,协同经脉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37

主题

145

回帖

7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6: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候特点
    《灵枢 经筋》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这就是十二经筋病候的主要特点,也决定了经筋病候的病理变化不外乎筋急与筋纵两个方面。综观十二经筋的病候,可分为一般筋病和特殊筋病两类。
       一般筋病   主要是指运动系统疾病,是各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的疾患,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如经筋的牵掣、拘挛、疼痛、转筋、强直、弛纵以及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偏废不用等。一般筋病,多见于西医学的骨关节和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四肢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棘间韧带损伤、腓肠肌痉挛、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肩周炎、桡骨外上髁炎、腱鞘囊肿、落枕、肌筋膜炎、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疾患,均属于一般筋病的范畴。针灸治疗一般筋病效果很好。
       特殊筋病  主要是经筋受邪后累及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和五官九窍的疾患。若发生在脏腑,则可见到《内经》所称的“息贲”“伏梁”疾患,此二病与西医学中的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膈肌痉挛、心包炎、胃癌相似;若发生在头面五官,则可见到耳中鸣痛、目瞑良久乃得视、口僻等病症,这些病症的产生皆由于联系内脏所谓的“维筋”和耳、口、眼等处的经筋寒急热弛所致,在临床辨证施治必须要和内脏本身发生的疾病区别开来。此外,足少阳经筋为病有“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的记载,这是根据跷脉在头部交叉,足少阳之筋与跷脉并行,左交于右,右交于左,故伤左右不用,伤右左不用。这与西医学的脑神经损伤后遗症极为相似,也与现代医学大脑对肢体交叉支配观点完全一致。以上疾患属于特殊筋病范畴。目前在临床上,针灸治疗某些特殊筋病疗效较好。
      十二经筋作为经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经筋理论虽然不如十二经脉理论为人重视,但由于经筋为病所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并且大多数为针灸的适应证,所以在针灸临床上,经筋理论已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深入探讨经筋理论对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对经筋分布规律的研究,也有助于对经络的全面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理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微观水平,相信通过众多针灸学者的深入研究,经筋理论一定会更加完善,必将会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0:50 , Processed in 0.26040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