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2|回复: 2

腕踝针疗法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发表于 2015-4-29 16: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欢颜 于 2015-4-29 16:25 编辑

      腕踝针是腕踝针针法的简称,指在腕踝部选取特定的进针点,用毫针循肢体纵轴沿真皮下刺入一定长度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与其他针刺疗效法比,有取穴简单、留针时间长、安全可靠及无副作用的特点。 腕踝针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神经科张心曙教授等于1964—1975 年间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受生物进化、胚胎发育、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及针刺法的启发,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 腕踝针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优势病种分布极不平衡,对急性痛症、经筋病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在骨科疾病中的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关节痛;神经科的中风及其后遗症、神经性疼痛、面神经麻痹、头痛等疾病中疗效明显。 现将其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操作方法:
       腕踝针的定位   张心曙教授将人体划分为两侧两段六个区(两侧:以前后正中线为界,将人分为左右两侧;两段:以横隔水平为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段;六区:在每侧每段内划分为六个相应区)。 在两侧的腕横纹上 寸和踝关节上3 寸的部位各定 个进针点,即上1 ~上6、下1 ~下6,并按病症所在纵区或原发病灶所在区域的对应选点进行治疗。
      腕踝针的选穴  腕踝针的选穴原则有 条:①上病取上,下病取下,横隔为界,分部取穴;②左病取左,右病取右,以人体正中线为界,分别取穴;③区域不明,选取上 穴。 而临床应用时,灵活配穴显得尤为重要,上下同取治疗横隔线上下范围疾病,左右共针治疗左右正中线附近疾病,前后呼应治疗分属前后不同区域的原发病及症状,甚至三针排刺以治疗症状范围更广的病症。
  然而腕踝针的针刺点毕竟不像“穴”那样要有固定位置,它可以根据针刺的局部情况做相应的变动,只要进针点在病灶局部,针尖朝向病灶,针体位于浅筋膜内,不仅可保持腕踝针的效应,而且还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腕踝针的针法  腕踝针在临床上十分注意针刺的深度、方向和调针。首先根据选穴原则选出进针点,按常规消毒后,令针尖朝躯干方向与皮肤呈30 °夹角快速刺入,针刺方向“趋向病所”,使针体沿真皮下水平刺入皮下浅层疏松结缔组织,进针缓慢,不必捻转。 针后不要求有任何针感,若有痠、麻、困、胀等针感需做调针,最后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30min ~12 h。 李芳琴等在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积累刺激量和传导量,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发现针刺时间上,留针1 ~24h甚至更长时间有助于提高疗效。 临床上也可同时配合药物、体针和手法等进行治疗。
       作用机制:
  腕踝针是在传统皮部理论指导下的浅刺针法,体现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调节思路,旨在调和阴阳,舒经通络,充盈气血。 对其镇痛机制,最初有人便用经络学说的皮部理论进行解释。 李芳琴等认为腕踝针快速镇痛机制为:腕踝针进针点与身体分区经气相通,进针点即为经脉穴位的泛化。但目前更多的医学工作者正力求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阐释。 他们认为针刺相应区域后,刺激信号沿脊神经及脑神经进入中枢,激活了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中的许多中枢机构及其递质,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如脑啡肽、强啡肽等),同时也可促进许多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合成和释放,在中枢系统的不同水平和伤害性传入信息相互作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兴奋和传递,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且认为“针沿皮下刺入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呈线状,比垂直刺入的点范围大”,即越近肢端神经纤维,由神经干转为神经末梢越多,无髓鞘神经纤维也变得越多,对刺激的反应也就越灵敏。
  另外研究认为,腕踝针镇痛即刻效应的取得归功于神经调节,而持久效应的取得不能排除体液因素的参与。 对此,胡侠等认为腕踝针的镇痛特性可能与十二皮部经络循行路线上的交感神经敏感线、皮下血管的应力变化、组织液压波的形成与传播等引起病灶局部的离子通道变化有关,即镇痛的机制认为是体内机械波与化学波(孤立波)相互协调、相互振荡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另有学者从生物系统观念的方面来探讨,陈耀龙等认为进针过程或运针过程中,操作者花了力气,体内增加了动能,由此激发了人体的信号系统,产生对细胞、组织的良性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6: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应用:

腕踝针单独运用治疗疾病

骨伤科疾病  潘玥等在分析 1994—2010 年有关腕踝针的文献时发现,腕踝针在骨科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共计 15 个病种,其中肩关节周围炎总文献量最高,并且扭伤病为腕踝针在骨科的优势病种。 苏江涛等归纳各种病因引起的下腰痛中,运用腕踝针的疗效优劣程度依次为急性腰扭伤、腰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斌等采用腕踝针治疗31 例运动性四肢损伤性疼痛后发现,腕踝针在治疗关节损伤方面就近疗效比较好,对踝关节的治疗效果最好,其次是肘关节。 其中选取腕踝部皮下组织病变的阳性反应点,如皮下结节样或皮肤局部色泽改变等进针,相比按照损伤部位,内踝关节扭伤取下 1 ~3,外踝关节扭伤及网球肘取上 4 ~6,肩关节损伤取上 3 ~5 进针而言,前者在治愈率和缩短病程方面更具有优势。

疼痛类疾病  单纯应用腕踝针治疗疼痛有选穴少、治疗简单、起效快的特点,无论应用于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甚至癌性疼痛,效果都令人满意。曾科等分析了 1989 年至今运用腕踝针止痛的文献,指出急、慢性疼痛分别主要集中于治疗急性腰痛、肩关节周围炎和头痛。 周庆辉等发现腕踝针用于中重度肝癌疼痛疗效肯定,对肝区胁肋部、上肢、下肢 3 个部位疼痛的镇痛疗效明显优于腰背痛和全身广泛转移的疼痛,选区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结合原发病灶,如肝区疼痛伴剑突下疼痛明显者选右上 1 +双上 2,右胁肋部疼痛选右上 3 +上 4,放射至右肩背痛选右上 2 +上 5 等,对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 85%,对重度疼痛的缓解率为 63%,且起效快,持续缓解时间长,无常规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神经科疾病   腕踝针疗法对中风及其后遗症、神经性疼痛的治疗具有优势,其操作简练、痛苦较少等优点也为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席明健等运用腕踝针针刺上1 区治疗中风后呃逆 24h ~3 d就诊的患者40 例,每日 1 次,3 次为 1 个疗程,总有效率95%。

  另外,腕踝针调节精神神经功能异常的功效也因一些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成功实施而得以印证。Shi Shu等将 60 名考前紧张综合征学员随机分2 组,观察组 30 例针刺双侧上 1针刺点,对照组 30 例用不刺入皮肤的假针刺法,2 组均分别于考试前 1 周开始接受治疗,每次留针 30min,隔日 1次,共治疗3 次,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考试焦虑量表(TAS)以及预期和治疗信任度问卷(ETCS)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腕踝针针刺疗效优于假针刺对照。

 其他疾病   腕踝针对其他系统之疾病,根据针灸学“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来选穴,亦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Jiang H等运用腕踝针、体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采用双上2、下2加对症取穴,治疗 3 周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发现腕踝针疗法能使血糖、血脂代谢得到改善,恢复周围神经细胞功能,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具有确切的效果。 莫至能等采用腕踝针取双上 1区、上2 区、上3 区治疗寻常型痤疮 24例,隔日治疗1 次,10d为1 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3 ~5d,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95.9%。

  江瑜等发现腕踝针在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取患侧腕踝针穴点上 2穴和膻中穴治疗 3d,比单纯使用体针或应用青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疗效显著。 贾晓莉取腕踝针上 1、下 1、下2 区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0 例3 周,与常规针刺关元、气海、水道、肾俞、三阴交、内关、太冲等及西药地西泮(每日 3 粒)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发现能够调节神经功能的腕踝针疗法用于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疗效明显。

 另有报道腕踝针在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肠易激综合征、失眠等 内 科 疾 病, 以 及 神 经 性 耳鸣、痛经等也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同时也说明腕踝针在临床某些系统的疾病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37

主题

139

回帖

76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6: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腕踝针结合其他手段治疗疾病
配合药物   腕踝针可以减少目前限于服用药物治疗的一些长疗程疾病的病程,避免长期服药的副作用。张哲奎等在对 60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连续 4 周的治疗后提出,虽然口服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配合腕踝针双上 1 区相比单纯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次),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在停药 3个月后的痊愈率、愈显率、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方面优于后者。
配合体针  运动系统类疾病中采用腕踝针结合传统针刺手段取得良好疗效。 姚军采用腕踝针患侧上3、上4、上5 区与循经远端针刺病理反应点(三间、陷谷),配合活动患肢治疗网球肘 108 例,愈显率 96.4%。 金明应用腕踝针配合电针及腰三针治疗腰椎增生导致疼痛 35 例,多取上 4、上 5(上 4 拇指侧的桡骨缘上,上 5 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踝部多取下 1、下 5、下6(下 1 靠跟腱内缘,下 5 在踝的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下 6 靠跟腱外缘,针尖指向病端)。 结果:总有效率 94.28%。
 配合推拿 腕踝针结合运用推拿及康复疗法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而且能提高手法的成功率。 刘成峰等在对 23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后发现,腕踝针上 5、上 6 配合推拿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效果稳的特点。Chan DK等通过对 60 例慢性颈部疼痛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接受每次 30min每周2 次共 4 周的腕针结合电穴位刺激可促进颈部康复锻炼的效果,且比单纯接受腕针与颈部锻炼的患者疗效更持久。
 问题与展望:
  腕踝针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安全无痛的奇特功效为急性痛症、经筋病等诸多临床疾患带来了新的希望,丰富了中医学的宝库,值得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7:04 , Processed in 0.35214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