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曦 于 2015-5-5 16:29 编辑
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人体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综合、概括。对十二经筋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对经络的进一步研究,也会大有裨益。 经筋的循行分布特点 《灵枢 经筋》中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路线,概言之,有如下特点。 伴同名经脉分布,但不入脏腑 各经筋的循行分布路线基本上与其同名经脉的走行一致,即某经脉循行径路周围的筋肉组织,多为同名经筋所统辖。部分经筋还循行至同名经脉未及之处,如足太阳之筋结于肩?、完骨,手阳明之筋绕肩胛、挟脊。个别经筋的循行分布短于经脉,如足厥阴之筋仅循行至阴器而止。手足三阳之筋上布于头面而维系五官,均不入胸腹;手足三阴筋中,手三阴、足太阴之筋内行于胸腹廓中,也不入脏腑。 均呈向心性循行 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止于头面或胸腹部,循行走向呈向心性。具体为:手三阳之筋从手走头,手三阴之筋从手走胸,足三阳之筋从足走面,足三阴之筋从足走腹。十二经筋循行方向的一致性决定了十二经筋不可能有十二经脉那样阴阳表里两经以及同名经的交接程序。除足少阴之筋合足太阳之筋外,其余经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 结于关节及筋肉丰厚处 十二经筋在其循行途中,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之处则结合、联结,如足太阳之筋结于踵、踝、、膝、、臀,手阳明之筋结于腕、肘、肩,手太阴之筋结于鱼际等。 经筋间通过结、聚、交、合的方式发生联系十二经筋之间在人体特定部位结、聚而发生联系,以加强彼此间的协同作用,如足三阳、手阳明之筋皆结于(颧部),足三阴、阳明之筋皆聚于阴器,手三阴之筋结合于贲(膈部)。相邻经筋间还通过循行途中的相交、相合而发生联系,如足阳明之筋合少阳、太阳,手少阳之筋合手太阳,手少阴之筋交太阴。 经筋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与脏腑的关系 十二经筋没有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的属络关系,故手足三阴三阳经筋的命名也未冠以脏腑之名。但经筋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却离不开由脏腑所化生之气血的濡养,尤其与肝、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肝藏血、生筋,在体合筋,主身之筋膜;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与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十二经筋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和营卫之气的濡润温煦。 与经脉的关系 经筋伴经脉分布,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脉所运行气血的温煦濡养以及经气的调节,其中以足厥阴、足阳明、足太阳经及跷脉与经筋关系最为密切。肝所藏之血,通过足厥阴经脉的运行而到达体外的同名经筋,并通过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而营养周身肌筋关节,且足厥阴之筋络诸筋,足厥阴筋气充实,则能发挥对全身筋气的调节作用。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脾胃所化生的营卫之气通过足阳明经脉而温养全身经筋。足太阳经脉和经筋在人体的循行分布最为广泛,《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之中,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足太阳经气充足,经筋得其阳气温养,则肌筋柔韧刚健,关节活动自如。跷脉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用,经筋的功能活动,还有赖于阴阳跷脉的调节,若跷脉脉气失调,则会导致肢体内外侧肌张力失衡,《难经》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经筋的生理功能 联缀百骸,维络周身 十二经筋纵横交错,结聚散络,广泛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等全身各部,维系连络各组织器官,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素问 五脏生成》曰:“诸筋者皆属于节。”十二经筋在全身各关节部位结聚,从而使得周身百骸相互连结,或支撑人体以坐立走行,或相互协同以产生运动。 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素问 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诸筋者,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通过对骨骼的约束和联缀,而使整个躯体得以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态。在经气的调节下,阴阳经筋协同作用,刚柔相济,主司人体各关节的正常运动,如屈伸、旋转、俯仰、内收、外展等。 护卫脏腑经络及全身各组织器官 《灵枢 经脉》曰:“筋为刚,肉为墙。”人体筋肉组织以其刚劲柔韧之性充实于体表与四肢,形成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各组织器官及脏腑经络的外周组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