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府海棠 于 2015-6-15 16:53 编辑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妇女,若治疗不当或迁延不愈极易形成乳房脓肿,传统的切开引流不仅愈合慢,而且愈合后瘢痕明显。近年来,本院采用火针烙洞排脓加药线引流治疗急性乳腺炎成脓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纳入标准:符合乳痈成脓期的诊断和中医辨证为毒热炽盛证:年龄20--4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年龄<18岁;妊娠期妇女;有药物过敏史:乳头内陷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糖尿病或精神病者;乳痈尚未成脓者;已破溃伴脓液流出。 患者均为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29.13±6.22)岁;病程5~35 d,平均(10.51±2.32)d;初产妇29例,经产妇3例;脓肿单房者25例,多房7例:单侧脓肿30例,双侧2例;患侧淋巴结肿大32例:伴有全身症状者22例;伴血象增高25例。 治疗方法:患者根据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情况,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组采用火针烙洞排脓加药线引流治疗.火针由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直径0.65 mm,药线为九一丹药线。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恐惧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选择脓腔最低位或波动感最明显处,用0.5%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局部麻醉,边麻醉边抽吸,直至抽出脓液,这样就可以明确火针进针的深度。随后左手固定乳房脓肿部位,右手持烧红的火针,快速由穿刺点直刺脓腔,直至阻力消失伴落空感.随后将火针旋转出针。待脓液流出后再次挤压脓腔,并予刮匙搔刮,尽量刮尽脓腔内残留的脓液及坏死组织,再予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予九一丹药线引流。每日换药,直至脓尽后,改为O.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条引流。 疗效标准:按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症状消失,肿块消散,切口愈合。 治疗后患者均获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愈合后治疗组32例乳房形态均未改变。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最小值4mm2,最大值36 mm2。 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其发病急,传变快,若治疗不当或迁延不愈,极易成脓破溃,而成脓期的治疗离不开透邪外出。而火针烙洞排脓正是利用烧红的火针代替开刀而达到“给邪以出路”效果的一种古老方法。该法具有以热引热、引气和发散之功,因而可使火热毒邪外散,达到清热解毒止痛兼具借火助阳而善行气血的效果。火针又名“焠针”、“燔针”,最早见于《内经》,为“九针”之一。晋·陈延之所撰《小品方》最早使用“火针”之名。明·高武著《针灸聚英》论述火针最详,系统阐述了火针的制作、操作全过程的要求、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火针较之于灸法之优点所在。火针烙洞排脓在操作时将引流口烧成的Ⅲ度烧伤呈洞式,伤口表面烧灼后形成焦痂,又能止血,又能引流;操作过程迅速,以最短的时间给患者最小的痛苦;术中组织损伤小,不会损伤乳络,不影响哺乳;术后创面明显比传统切开引流疤痕小、愈合时间短。火针烙洞排脓在操作前应充分与患者沟通,注意心理疏导,家属回避,避开患者的视线,以免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发生晕厥。施针必定要在脓成之后,若乳痈脓未成熟,过早引流则徒伤气血,脓反难成,并可致脓毒走窜。 火针烙洞排脓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火针一定要烧红发亮:此时烧灼力量最强,可以达到最强的穿透力并能止血。遇到深部脓肿时,若一次不能烙透,可反复烧红后再烙,直至烙进脓腔。(2)定位准确:定好进针方向及深度.可以达到最强的引流效果。穿刺点选择脓腔最低位或波动感最明显处,这样有利于引流。同时尽量避免在乳晕处烙洞防止乳漏形成。刺入深度要适中。过浅洞口易堵塞而引流不通畅;过深则会损伤血管神经。当遇到较大或多个脓腔时,在脓腔低垂位可以适当地增加烙洞口数量,以充分引流。(3)针速宜快:动作快可以避免滞针,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为使引流彻底.最好快速进针后将针体转动并稍停留片刻后再退针,这样可以烙出的洞口相对较大,使引流通道更加宽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