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8|回复: 1

坐骨神经痛的平衡针治疗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1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发表于 2015-6-23 15: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品味人生 于 2015-6-23 15:40 编辑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本身或周围结构病变造成的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产生的自发性疼痛,临床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笔者运用平衡针疗法,以针刺肩外陵穴为主,配合点穴,治疗坐骨神经痛120,临床治愈率71.7%,总有效率96.%。现简要报告如下:

       平衡针疗法定义

       平衡针疗法又称整体平衡一针疗法。主要通过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经络和神经系统),在针灸的外因刺激下,依靠针刺效应的反馈技术原理,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治愈疾病的方法。不治疗患处。

       病例均为门诊、病房经骨科、神经内科确诊病人。()性别:男性71,59.2%;女性49,40.8%()职业:工人53,44.2%;农民15,12.5%;干部(含知识分子)39,32.5%;其他13,10.8%()年龄:<299,7.5%;30~3944,36.7%;40~4943,35.8%;505915,12.5%;>609,7,5%()病因:原发性坐骨神经痛56,46.7%;继发性坐骨神经痛64,53.3%

       二、诊断要点

         ()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呈放射性疼痛,在压迫神经根时常使咳嗽打喷嚏等动作致使疼痛加重。()压痛点多见于坐骨神经通路。()常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趾背屈力减弱,以及小腿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色泽及出汗改变等。()坐骨神经牵拉试验阳性,segueNeri,sieard征等。()由于病因不同,往日常有相应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所见。

        病 因分类与临床分型

         一、病因分类

        (一)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炎。多见于风湿或扁桃腺炎、牙病、副鼻窦炎等体内感染病灶,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间质炎,多与肌炎,纤维织炎伴同时发生。(二)继发性或症状性坐骨神经痛.①骨与关节病;腰椎间盘脱出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此外,增生性脊椎炎,类风湿关节炎,脊椎结核,脊椎畸形(如脊椎裂,腰椎能化或能椎腰化)等。②椎管内病变压迫:如硬膜外转移癌,马尾肿瘤,蛛网膜粘连等。③盆腔内病变压迫,如子宫肿瘤,胎儿压迫等。④中毒代谢障碍等(如糖尿病)。⑤臀部药物注射的位置不当。

         二、临床分型

        (一)坐骨神经炎(即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或感染、受寒致坐骨神经痛),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可有受寒受凉史。疼痛多呈坐骨神经通路放射,性质剧烈。跟进反射减低或消失,感觉障碍范围相对较大也较显著,植物神经改变较重,腰椎活动障碍较轻,或病程短,予后好。(二)根性坐骨神经痛,常与外伤有关,易反复发作,其病因多见于腰椎间盘脱出症,其他亦可见于腰髓关节病的腰髓神经根炎,马尾肿瘤等。疼痛多见于从臀部沿大腿后方,向小腿外后方和足背外沿处传导,并沿坐骨神经呈闪电样放射性疼痛,Lasegue征阳性,腰肌紧张,腰椎活动受限,腰椎平片可见腰椎正常凸消失,甚至后突或侧弯椎间孔变窄,椎体边缘可见唇样增生。(3)干性坐骨神经痛,多见于髓骼关节炎盆腔病变,髓关节炎,梨状肌纤维织炎,臀部注射刺激性药物部位不当等病史。但明显的感觉障碍和肌肉萎缩。

        一、治疗方法

        (一)针刺肩外陵(配合点穴)治疗组(简称治疗组)。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后线的中点。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号毫针3寸一根,呈45度角向内斜刺。手法为泻法,交叉戚穴,双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为了强化针刺的治疗效果,针刺后可用指针(拇指与食指)点压风池穴、大椎穴。每穴10-20秒钟,治疗次数与疗程同针刺相同。

        (二)针刺气海俞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取穴为患侧气海俞为主穴,必要时亦可按照辩证论治选配阳陵泉、绝骨穴等,一般采用5寸毫针一根,垂直稍向脊柱方向进针3-4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等补泻手法,使针感沿大腿后方(侧)传导至足即可起针,每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疗效际准一)临床治愈:两个疗程内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自如,功能恢复正常。(二)显效:两个疗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疼痛明显缓解。(三)进步:两个疗程内疼痛减轻、体征改善,功能好转。(四)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功能无变化.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86例,占71. 7%,显效18例,占15%;进步12例占10%,无效4例,占3.3%.(二)对照组:临床治愈92例,占21%;显效97例,占48.5%;进步38例,占19%;无效23例,占11.5%。

         经对30例发病治愈半年以上随访,复发率6. 7% (2例)。




87

主题

81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5: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品味人生 于 2015-6-23 15:41 编辑

        平衡针疗法源于中医阴阳整体学说,巨刺针法学说,生物全息学说,神经交叉支配学说。人体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具备宇宙秩序与调和特性的个体,他是以韵律感的方式来保持人体的整体平衡。一但机体因内因、外因、不内不外因失去平衡,也就反应出或造成疾病。平衡针疗法—就是对疾病的(如坐骨神经痛)治疗采用宏观的、全局的,在体表的相应部位去探索疗效最理想,针感最敏感的穴位实施破坏性针刺疗法,以恢复整体平衡。
       坐骨神经痛的针刺治疗,常规多为针刺患侧环跳、阳陵泉等穴。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平衡针疗法而探索的肩外陵,具有针感强,疗效快(即感效应),取穴少的特点,取穴为健侧,病人痛苦小。但针刺中取穴的方向、深度、手法三个环节为首要关键,使之必须达到预定的针感效应。

       点穴亦称指针疗法—就是术者以指代针,通过在相应的有关穴位上进行点、揉;压的动力促进经络系统的疏通,扩大血流量,起到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强化针刺技术效应。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控制过程就是通过各层次的子系统(即为经络系统、神经系统等)所发放的各种信息反馈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通过针刺肩外陵、配合点穴等手段,去减少或消除疾病的信息源,促使人体自动控制系统内负反馈的调节恢复或增强。也就是激发经络自动控制系统,从而定向的治愈内在脏腑或外在经络本身的症病。

      此外,通过大量文献证实,随着年龄增长,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见于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骨质增生等。这是机体本身一种防御性反应,一般没有诱发因素不会发病。一旦内外环境破坏,机体失去平衡,即可诱发坐骨神经痛。运用针刺点穴疗法促使恢复人体的自控能力,恢复其平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2 00:22 , Processed in 0.70665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