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1|回复: 1

平衡针疗法治疗术后腰痛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105

回帖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2
发表于 2015-6-30 16: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行养生 于 2015-6-30 16:51 编辑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但也有10%~40%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摘除髓核后,并未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术对腰部肌肉的损伤是引起手术后腰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手术对腰部组织结构的损害,如对腰部肌肉、筋膜和骨组织的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肌力不平衡和肌肉损伤。一段时间后,少数患者出现软组织疼痛,主要是椎管外肌肉和筋膜性疼痛,而非椎管内病变所致。其中少数患者可发展成难治性下腰痛,其治疗非常棘手。笔者采用平衡针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出现腰痛,反复发作2年以上,经药物及其它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其中年龄35~62岁,平均(48.3±10.8)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2年,平均病程 (27.26±1.21)月。
       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结合有腰椎间盘手术史为标准:①既往有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病史;②一侧腰腿痛长期反复间歇性发作。站立工作或步行时间稍长后加重,坐位休息后好转。③病变部位神经根体表相应椎间隙有明显局限性压痛,叩击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④直腿抬高试验全部阴性,无明显感觉,运动神经损伤的定位体征。⑤CT或MRI检查示:腰椎间盘术后改变。
        治疗方法:平衡针:所有病例均用腰痛穴平衡针法治疗。腰痛穴位于印堂上1寸,在神庭穴与印堂穴中点。患者取坐位,常规局部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沿皮下骨膜向印堂方向平刺1~1.5寸,若左侧腰痛针尖向右平刺,若右侧腰痛针尖向左平刺。采用上下提插及捻转手法施以中强刺激,以出现局限性的酸麻胀为得气。一般留针20~30min,每5min行针1次,每日1次,得气后嘱患者腰部放松,做前仰、侧弯等腰部活动,以利气血运行。
        疗效评定:疼痛程度分级标准
        采用直观模拟标度尺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0~10数字标尺表示疼痛强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极度疼痛。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不影响活动及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腰部疼痛基本消失,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轻度疼痛,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或病情由重度转为轻度;有效:腰痛的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药后复发,对重体力劳动有影响;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或加重。
        经治疗,11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61例,有效31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92.86%。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顽固性腰痛的原因很多,手术后所致的下腰部肌肉痉挛或损伤可压迫或刺激感觉神经,当肌肉筋膜出现无菌性炎症、粘连或瘢痕时,可压迫或使穿过肌肉筋膜的感觉神经发生粘连,在这些感觉神经穿过肌肉筋膜处可出现局部压痛点,久之,感觉神经本身也可发生继发性退变。这种病理性的刺激,长期存在使得病变逐渐加重,造成临床治疗上的困难。一些化学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组织胺等其他多肽类物质,可作为痛觉感受器激活的介质。


102

主题

105

回帖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2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衡针法以独特强烈感传兴奋大脑皮层,促使其对能量和痛阈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抑制患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兴奋性,增加自我调控、修复机能;破坏疾病“稳态”,唤醒、强化人体自愈的潜能,通过上病下取,左病右取的良性刺激,激发了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镇痛系统,诱发了吗啡受体、类吗啡样物质释放;降低了痛阈,提高阈值,减轻了水肿和激化反应的出现,一次性完成了镇痛效应—应激效应—免疫效应—内分泌效应。通过针刺腰痛穴能起到调节神经、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之功效。继续让患者卧硬板床,同时鼓励患者早期作腰背肌的锻炼,对其恢复脊柱生理弧度,改善腰痛症状及防复发有很大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2 01:03 , Processed in 0.31169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