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5|回复: 1

艾灸疗法的温通作用

[复制链接]

86

主题

84

回帖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0
发表于 2015-7-4 16: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绿色疗法 于 2015-7-4 16:21 编辑

      艾灸疗法是以艾叶或者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点燃后的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经络等作用,产生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效应。相对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中的温热刺激是其产生疗效的主要特性和原因之一;与针刺治疗一样,疏通经络是其所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因此,温通是艾灸治疗的主要作用之一。本文试就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基础,作一系统概述和探讨。

      艾主百病,灸为用

      艾是艾灸治疗的主要原料,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等。《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一方面提示了艾草在温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艾灸治疗的适应证广泛。概括起来,艾灸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寒证和非寒证。

      “寒则热之”是艾灸治疗的第一原则

        灸法是《内经》时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源于北方,主要针对寒证而立。如“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素问 异法方宜论》)。故有“今风寒客于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素问 玉机真藏论》)的记载,原文指出风寒侵犯人体,出现痹症、麻木、肿痛、瘛等病症,是灸法的适宜病症。故“寒则热之”当为艾灸治疗的第一原则。“寒则热之”也体现了先民对抗性治疗的思想。故明代王肯堂著《证治准绳》有“中寒”一节,其中指出/中寒之症,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亦可灸丹田穴,以多为妙。

       寒证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凝滞不通”。寒主收引凝滞,可以导致经络气机的不通和()不畅,出现诸多症状和病症,故温灸治疗主要针对了“寒凝不通”病理环节而发挥作用,通过“温通”作用而达到治疗效应。由此可见,寒邪侵犯人体,病状种种,可一灸了之,关键即在“温通”作用。而《素问 玉机真藏论》所载“痹症、麻木、肿痛、瘛”等诸艾灸适宜病症,都存在经络不通的病理机制。

      艾灸治疗非寒性疾病虽然艾灸来自寒冷的北方和源于治疗寒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就《内经》记载,还包括伤食、胆病、体重烦冤、癫狂、败疵等内脏病、外科病、神志病。后世医家更是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如王焘《外台秘要》记载,温灸还用于内科疾病,如伤寒、天行、温病、霍乱、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及内科常见病;外科方面还包括痈疽、瘿瘤、痔疾、脚气等症;以及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口腔疾病等临床各科,涉及寒、热、虚、实诸证多种疾病。

        除寒证外,温灸还可以治疗热性疾病。尽管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提出“热证忌灸”说,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影响了灸法在热证中的应用,但是古今临床一直都有温灸治疗热证的实践。如唐代孙思邈有“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第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老小增损之。若虚寒,至百壮,横三寸间灸之” (《千金要方  卷十六   痼冷积热第八》)宋代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  卷一百》中指出“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20世纪80年代,周楣声提出“热证可灸”后又提出“热证贵灸”,进一步强调了温灸在热性疾病中的应用。

       虚性疾病的温灸治疗始于《内经》,如“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  官能》)“陷下则灸之”(《灵枢 经脉》),杨上善进一步阐释“经络之中,血气衰少,故脉陷下也,火气壮火,宣补经络,故宜灸也”(《太素 卷八 经脉之一》)。因此,对于虚性疾病来说,无论阴阳还是气血的亏虚,温灸都可以达到补益气血、畅通经脉的作用。后世医家进一步有所发展,如朱丹溪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丹溪心法  卷一瘟疫》)。

         实性疾病的温灸也始于《内经》,无论是寒热之邪,还是有形之积聚,都可以使用温灸治疗。尤其是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记载艾灸治疗痈疽,对明清外科医生使用温灸产生巨大示范性作用。


        尽管艾灸治疗涉及寒、热、虚、实诸证,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疾病,但是这些病症都存在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的共同病理环节。温灸治疗可以概而治之,是由于艾草点燃后的温热刺激,具有疏通经络、理活气血的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因此李梴总结有“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学入门 内集 卷一 灸法》)。

      


86

主题

84

回帖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0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色疗法 于 2015-7-4 16:22 编辑

        灸效多端,通为机

        随着灸法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对于艾灸治疗效应的认识也在逐步积累和加深。艾灸的主要治疗效应有:①发汗。如“诸阳为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②温中散寒。如“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素问  异法方宜论》)。③泻热。如“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素问 骨空论》)。④泻毒散结。如“夫疮疡之症,有诸中必形诸外,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内者疏而下之。灼艾之功甚大,,毒气自然随火而散”。⑤止痛。如“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素问 举痛论》)。此外,还有疏风、活血、消瘀、利水、消肿、补虚等治疗效应。艾灸的治疗效应包括多个方面,概括起来即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体现了“温通”的作用和特点。其中,借灸火的热力作用于特定的腧穴或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作用是关键。故《内经》有“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灵枢 刺节真邪》)的论述。



        关于艾灸温通作用,古代医家有相关论述。如张仲景有“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伤寒论》292条),少阴病脉不至,可用灸法以温通阳气而复脉。罗天益《卫生宝鉴 卷八 中风灸法》有“凡治风莫若续命汤,然此可扶持疾病,要收全功,必须火艾为良”,艾灸对于中风患者疏通血脉是关键性的治疗。故《神灸经纶 卷一 说原》有“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即艾灸可宣通气血,防病治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由此可知,灸法可借艾火之热,使气血运行通畅,正气得复,邪气得去,而温通作用是关键。


温通之要,气血调



《说文解字》释“灸”为“长久当灼”之意,提示了艾灸治疗的操作特点。李时珍《本草纲目》还记载“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即艾灸治疗时,艾火的持续作用,可以激发作用腧穴 (或部位)局部气血,并通过疏通经络,调整全身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温热刺激,虽然可以产生多个方面和层次的温通效应,其主要机制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这一认识在《内经》中已经被记载:“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灵枢  经水》),即阐明了艾灸具有通调各经气血的作用。同时还指出“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 调经论》),气血“喜温而恶寒”的特性,故温灸治疗尤为必需。因此,艾灸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其机制可以归纳为温通经络、调畅气血。



经络的不通,可以有虚实两个方面,气血不足可以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瘀滞也可以导致经络不通。扶正祛邪、调和气血亦即通经之用也。故高秉钧《医学真传 心腹痛》有“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因此,艾灸治疗的多种适应证和各种治疗效应,都是基于艾灸的温通作用实现的。



当代学者陈日新提出了热敏灸,认为针灸治病的精髓是“气至病所”,艾灸疗法针对临床经络不通导致的诸多病症,以高效激发经络感传为途径,开通经络,疏通经气运行,达到治本的目的,对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疗效。



温通之用,强弱与缓急



艾灸的温通作用,存在强弱和缓急的差异。由于疾病性质的不同,针对不同病症和病症的不同阶段,艾灸治疗的操作方法和量都存在差异,治疗效应也各不相同。从艾灸治疗的操作和量而言,存在温通的强与弱,从艾灸治疗的效应而言,存在缓与急。



温通作用的强与弱



艾灸治疗的温通作用可以有强和弱的不同,即强温通与弱温通。一般来说,不同的操作形式意味着温通作用的强弱不同,如直接着肤灸出现灸疮和瘢痕,即是强温通;而艾条温和灸,局部皮肤至多出现潮红,即是弱温通;另外如着肤而不化脓灸、雷火灸的热力深透、热敏灸的灸感传导等,当属于两者之间,姑且为中等强度的温通作用。就临床应用来说,一般出现有形积聚阻滞经络的病症,需要通过直接灸、瘢痕灸等强温通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出现无形积聚而导致的经络不畅,可以通过温和灸等弱温通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因此,温通作用的强弱,也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病症而设立的。



另外,就艾灸治疗的量而言,强温通作用时选用大艾炷或粗艾条,量多火足;弱温通作用时选用小艾炷或细艾条,量少温热刺激。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灸例》有“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经验性地指出,在温灸治疗中,依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存在艾炷壮数多少的差别,即温通作用强弱的差异。原文也提示,体质强壮、病情严重者每次需要艾炷量多,即强的温通作用;体质羸弱、病情轻浅者每次需要的艾炷量少,即需要弱的温通作用。



虽然古代医生对艾灸温通作用的强弱没有直接阐明,但是经验性的论述不乏相陈。如陈延之《小品方》有“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医心方 卷二 灸例法》),以及“欲得安,三里常不干”等,就是强调施灸腧穴要造成局部浅表的化脓性炎性反应,即属于强温通之作用。再如《针灸大成》有“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如腹内疝瘕、痃癖、伏梁气等,须大艾炷”,既指出了艾炷大小意味着艾灸热力的大小,从而影响艾灸温通作用的强弱,也提示了不同的患者或疾病需要不同大小的艾炷,即需要不同强弱程度的温通作用。还可以从杨继洲的医案中发现这一实践,如《针灸大成》记载杨继洲通过重灸中冲、印堂、合谷等,起到温通启闭、祛痰息风作用而治疗惊风案:“是岁公子箕川公长爱忽患惊风,势甚危笃。灸中冲、印堂、合谷等穴,各数十壮,方作声。若依古法而止灸三五壮,岂能得愈?是当量其病势之轻重而已。”这里即是增加灸量,以加强温通开窍作用而达到治愈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使用的麦粒灸、艾炷灸多属于强温通的作用,而明清出现的艾卷灸和雷火针等,演绎到目前临床多使用的艾条温和灸、隔物灸等,当属于弱温通之列。两者之间的强弱差别,是不容忽视的。承淡安先生曾经依据艾炷的大小、软硬和壮数的多少,制定了艾灸治疗强刺激、中刺激、弱刺激的临床初步应用标准,虽然是就艾炷灸而设的,但对于从临床理解和认识艾灸温通作用不无裨益。



温通作用的缓与急



艾灸温通作用存在缓与急的差异。基于“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针对慢性或者急性疾病,艾灸的温通作用可以对应有缓温通或者急温通。灸法专著《扁鹊心书》专有“要知缓急”一节,讨论艾灸宜分缓急。一般来说,对于急重症宜急灸治,对于慢性病宜徐徐而调之。



从古代多用灸法于急救的记载来说,如晋代《肘后备急方》载有卒死、尸厥、卒客忤死、霍乱、中风等28种急症的灸治方达102首。唐代孙思邈指出“大凡人有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 (《千金要方 卷二十九 灸例》)“治卒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急灸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立愈” (《千金要方  卷八  诸风》)。迨至南宋闻人耆年编著了我国首部艾灸治疗急性病症的专著---《备急灸法》,并指出“凡仓卒救人者,惟灼灸为第一”。在艾灸治疗急性病症中,温通作用不仅体现在温阳救逆固脱方面,也体现了祛风散寒止痛的即时效应。明 龚廷贤在《万病回春》 中载有用灸法救治卒中、暴厥、阴症中寒、霍乱已死、阴症腹痛冷极、破伤风、溺死等急症。灸法治疗急重症的文献记载,主要体现了温灸的急通作用。



此外,古代医家也在实践中强调灸法“徐徐而调之”的作用。如明代杨继洲针灸医案中多次提到温灸“徐徐调之”,如“辛未夏,刑部王念颐公,患咽嗌之疾,似有核上下于其间,此疾在肺膈,岂药饵所能愈。东皋徐公推予针之,取膻中、气海,下取三里二穴,更灸数十壮,徐徐调之而痊”“三郎患面部疾,数载不愈,,予针巨髎、合谷等穴,更灸三里,徐徐调之而愈”。“徐徐调之”,要求的就不是即时效应和急通,而是累积效应和缓通,这是多数慢性病症艾灸治疗的原则。



一般来说,对于经络阻滞、气血不通的急重症,艾灸治疗需要量大火足,产生明显的即刻效应;对于痰浊瘀滞、气血不畅的慢性疾病,艾灸治疗可以量小火缓、徐徐温煦,注重积累效应。即:急通者----量大火足,一二次起效----即刻效应-----破瘀、逐痰;缓通者-----量小火缓,徐徐温煦之------积累效应------化瘀、化痰。



当代针灸医生也非常注重艾灸治疗的缓急之分,如承淡安先生临床应用灸法时有这样的经验:“凡是属于亢进性疾患(如疼痛、痉挛等),艾炷宜稍大、壮数宜多;若证候虚弱、功能减退、麻痹不仁、痿弛无力,以小炷而多壮”。谢锡亮也指出:“要掌握灸法技巧,原则是艾炷由小到大、由轻到重。重病重灸,轻病轻灸,急病连续、慢病间隔灸,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由此可见,在临床应用艾灸治疗时,应当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急慢,针对性地选择温通作用的缓或急。



艾灸的温通作用是产生各种效应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按照温通作用的程度,临床可以分为强温通和弱温通,前者可以在施灸部位出现明显的组织反应,包括局部化脓等;后者在施灸部位不出现明显的组织破坏,至多出现红晕等。按照温通作用的缓急,临床还可以分为急温通和缓温通,前者要求火足气至,产生即刻效应,危急病症尤其需要;后者则要求徐徐调之,注重积累效应,适宜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总之,艾灸温通作用的认识,无论对于艾灸的理论探讨还是临床应用,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17:40 , Processed in 0.32598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