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灸行天下 于 2015-7-9 16:41 编辑
肌筋膜炎又被称为肌纤维组织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腰背部肌筋膜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久卧湿地、贪凉、受寒等,致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经脉拘挛,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或腰背部受损后,肌肉筋膜形成粘连,或长期劳损,造成肌肉筋膜变性,从而导致腰背部反复疼痛。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疼痛,尤其以两侧腰背部肌肉最为明显。临床上较多采用推拿、拔罐、针灸、针刀等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经筋层电针松解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本科收集90例确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背肌筋膜炎诊断标准;(2)签订知情同意书,配合试验,疗程内未用其他治疗方法;(3)1个月后完成随访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2)合并有肿瘤等不适宜电针治疗患者;(3)合并有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脊柱炎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影响疗效观察的患者;(4)局部皮肤有破溃患者;(5)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年龄18~55岁;病程6—276 d。
治疗方法:给予经筋层电针松解治疗。常规治疗1个疗程(2周)。 (1)器械准备。普通诊疗床、G6805一Ⅱ型多用治疗仪、华佗牌24号3.0寸不锈钢毫针。 (2)穴位定位。主治穴位阿是穴。该穴位在病变患侧脊柱后正中线旁开1.5~3.0 cm,压痛最为显著之处,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结节和压痛。 (3)进针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选取患侧局部阿是穴。针刺时患者取俯卧位.所选进针穴位为局部压痛点、硬结、条索状物位置向上1~2寸,常规消毒,术者采用夹持进针法,将24号3.0寸针灸针的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将毫针刺人皮下。平刺至经筋层,进针方向基本平行于脊柱,并要求纵向穿越所扪及的硬结或条索状物。行平补平泻法缓慢平刺进针至2.5~2.8寸,要求边进针边仔细体会针感,务在获得明显的得气感为度。 (4)电极方法。针刺完毕后接通G6805一Ⅱ型多用治疗仪。以所刺针针柄为一电极,另外在两侧旁开约1 cm处以同样方法刺人第2枚毫针.针刺方向与深度同第1针,要求两针连线基本垂直于脊柱,两电极正负无特别要求。(5)电针参数。连续波形,频率40 Hz,初始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强度为准,此后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不断地调高刺激强度(即始终以所谓的伤害刺激为准)。(6)针刺频度及疗程。单次电针治疗时间为60 min,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2周)。
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1月进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好转:腰背部疼痛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未愈: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无改善。
经治疗,45例患者中,治愈11例,好转3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