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年龄最小27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9.7士6.5)岁;病程最短2d,最长10年,平均(1801.8士25.6)d:神经根型10例,椎动脉型5例,颈型11例,混合型5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做X线颈椎摄片及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CT)检查,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观察项目和评分:为了较客观地评价治疗效果,根据各种症状体征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分级与评分。疼痛: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分,中度疼痛2分,重度疼痛3分;肢体麻木:无麻木0分,轻度麻木1分,中度麻木2分,重度麻木3分;肌肉萎缩:无萎缩0分,轻度萎缩1分,中度萎缩2分,重度萎缩3分;肌力:V级0分,Ⅳ一Ⅲ级1分,Ⅱ一Ⅰ级2分,0级3分;压颈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两项试验阴性0分,1项试验阳性1分,2项试验阳性2分;腱反射:腱反射(++)0分,键反射(+++一++++)1分,腱反射(+)2分,腱反射(一)3分;穴位压痛:按压颈夹脊、肩井、天宗、曲池、合谷,无穴位压痛0分,1一5穴位压痛1分,6一11穴位压痛2分,12~18穴位压痛3分;头晕:无头晕O分,轻度头晕1分,中度头晕2分,重度头晕3分。最高分23分,分数越高,病情越重。
治疗方法:皮下埋线组穴位选取颈夹脊、肩井、天宗、曲池、合谷。在距离所取穴位3一5Cm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一5号医用羊肠线2一3cm,用镊子将其穿入7号注射针头管中,以1.5寸(同身寸)针灸针为针芯,针尖朝穴位快速沿皮横刺进针,当针尖达所取穴位皮下后,用针体行扇状平扫及上提牵拉皮肤各3一5下,然后缓慢退针,边退针边向前推针芯,待针灸针尖有落空感时拔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1min。整个过程不要求有酸、麻、胀、痛等针感一每次取3一6个部位不等埋1次即为1疗程,1周后行第2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共为3周)。
疗效评定标准:p疗效指数=(s治疗前一S治疗后)/s治疗前。基本痊愈:p疗效指数>80%,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显效:p疗效指数在60%一79%之间,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劳累后颈部有轻度不适;有效:p疗效指数在21%一59%之间,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p疗效指数<20%,症状体征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者。
经治疗,31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
颈椎病是以颈肩疼痛、上肢麻木、肌肉无力、眩晕、碎倒、汗出异常,甚至四肢瘫痪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椎体失稳,因而在运动时纤维环尤其是外层纤维环作用于关节软骨的应力增大,刺激周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并经软骨骨化而成骨赘,骨赘或突出的椎间盘造成机械性压迫,并刺激周围软组织产生炎症反应。本病属祖国医学“骨痹”、“痿证”范畴,多因体虚,复感风寒湿,导致颈项部经脉气血阻滞;或因跌仆损伤,动作失度,损伤颈部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