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宝 于 2015-7-24 16:18 编辑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多见。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日趋增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工作紧张、长期伏案及(或)长期使用电脑、且缺乏体育锻炼,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颈椎病多发,且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职业化、普遍化的趋势。使用推拿治疗颈椎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疗效肯定、经济便捷、无损伤、无毒副作用和可持续治疗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属于“绿色疗法”。本研究基于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为目的,采用经筋手法结合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痛为腧”查找并松解筋结,用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整复颈部椎体错位,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认识和治疗颈椎病拓展思路,并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照和依据。
患者均来源于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最高年龄65岁,最低年龄21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椎退行性变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者,一般呈慢性发病;颈项强直不适,颈项肩胛疼痛,疼痛向前臂放射,颈项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分别在枕下肌群、胸锁乳突肌乳突端(完骨穴后方)、第7颈椎、菱形肌、岗下肌、斜方肌下方肩井穴处及大小圆肌等部位出现压痛;经X线摄片检查,可发现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或颈椎无明显异常变化。
纳入标准:①成年男性或女性,年龄在18~65岁之间,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有颈肩部疼痛、僵硬感病史,伴或不伴有肌肉骨骼系统阳性体征(包括局部压痛点、运动功能受限)。②患者意识清醒,无失语、智能障碍,能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③无颈部骨折或手术史,或无胸椎T1~T6外伤史者,颈椎无脱位、急性的颈椎间盘突出、结核、肿瘤、感染等;无其他慢性病、传染病。④无神经功能缺损者(如肌无力或脊髓神经反射检查异常),无先天脊椎异常,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⑤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者。
治疗方法:经筋手法
患者取坐位,主动运动头颈部,根据症状特点、疼痛部位、运动障碍部位,分辨所属经筋,从相应的手三阳和手三阴经筋的最远端寻找病灶点。若出现两经或多经经筋症状,则取相应病灶点,或选取所在经脉的最敏感腧穴合用,一般3~6病灶点或穴位为宜,不必尽用。在确定病灶点后,术者先用捏拿、按揉法循经筋走向充分松解经筋系统,然后用拇指结合肘部逐一对病灶点进行点、按、弹、拨,方向从远及近,力度由轻至重,每处施术20~30 s,刺激强度以患者年龄和耐受为度。施术过程中,尽量使患者受术部位有酸胀、发热、针刺感,如能向病灶处或者深部放射为佳。操作时力求使病灶点软化、松解,局部压痛点疼痛减轻或消失,时间以共施术约20 min为宜。
小角度矢状位扳法
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立于其侧后方。医者以一手拇指顶住病变颈椎棘突旁饱满处,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其低头30°~45°(上段颈椎低头角度较少,下段颈椎低头角度稍大),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后侧屈;然后将头慢慢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停顿一下,再将托住的下颏部稍后仰(病变颈椎在下段的后仰角度比上段后仰角度大,以缩短发力时的力矩),感觉到力的支点集中在欲扳动的颈椎棘突时,随手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矢状位(前后位)的快速扳动,即托住下颌部的手往后上发力,顶住棘突的拇指往前和对侧发力,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操作过程中不可强求弹响声。对棘突、横突有压痛偏歪和颈椎曲度减少患者,于经筋手法施术后,以小角度矢状位扳法进行整复。
疗程:隔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共治3个疗程,即40天。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原有症状消失,颈肩上肢功能恢复正常,肌力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6个月未复发;显效:疼痛、放射、感觉、肌力等明显减轻,头颈肩上肢功能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症状未加重;有效:疼痛、放射、感觉、肌力等各种症状减轻,肢体功能有所改善,但均不显著;无效:原有各种症状未得到改善。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颈痛病”范畴,病位在脊柱,病体在颈肩部神经根,其循行分布与手足三阳经筋、手太阴肺经筋、手少阴心经筋及足少阴肾经筋均关系密切,当属于“经筋”病症。《内经·痿论》指出:“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明确了经筋的生理功能。《灵枢·经筋》所描述的上述经筋,从生理上看,与现代的颈丛、臂丛、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枕大神经的循行走向和生理功能十分相似。从长期临床观察上看,十二经筋的病候多表现为该经筋循行所处的筋肉疼痛及肢体运动障碍。《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不可以 顾,肩似拔,臑 似折…颈项肩 臑肘臂外后廉痛”;《经筋篇》云:“足太阳之筋…其病…上引缺盆,胸乳、颈维经急”,“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颈,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手阳明之筋…其病…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综上所述,“经筋”病症为典型颈肩痛症状,且疼痛剧烈合并前胸、后背痛及向上肢放射,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从脊柱的生物力学角度看,脊柱力平衡失调与脊柱周缘肌筋的张力有关,肌筋张力的失衡导致颈椎椎体间空间状态改变,压迫神经根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