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1|回复: 1

高血压急症的平衡针治疗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126

回帖

6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73
发表于 2015-7-31 1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道至简 于 2015-7-31 16:42 编辑

       高血压是内科急诊的常见病,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其中15 %-20%在急诊就诊,大部分是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患者。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很低,血压越高,其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病的机会就越多团。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由于血压显著升高而造成一系列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等不适田,导致人们无法正常工作及生活,因此,尽快改善患者就诊时的主观症状是急诊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运用平衡针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结果表明平衡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患者全部为医院急诊科符合高血压亚急症诊断者,年龄18 -75岁,出现眩晕、头痛、急躁易怒、胸闷、呕吐痰涎、面赤目赤、心悸、失眠、耳鸣、气短等症状中的1项或多项的知情同意者。观察期间120 min内禁用其他降压药物。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少)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瘀血阻络型。

       治疗方法:平衡针治疗    取平卧位或坐位行平衡针刺,双侧降压穴为主穴,双侧头痛穴为配穴。针具使用“天协”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径0.35 mm,长75 mm,即“3寸”针;符合质量要求(针尖圆而不钝,无弯针、锈蚀、倒钩)。具体穴位操作如下:主穴:降压穴。定位:位于足弓划“十字”,“十字”交点即为此穴。针刺方向:直刺,进针约1寸。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配穴:头痛穴。定位:位于足背第1 2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针刺方向:平刺,进针约1.5 -2寸。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或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2h后观察疗效。

       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症状分级量化标准,采用证候积分采集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 min,  30 min,60 min,  120 min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主要对“眩晕、头痛、急躁易怒、胸闷、呕吐痰涎、面赤目赤、心悸、失眠、耳鸣、气短”等10个症状进行无((0)、轻度((1)、中度((3)、重度(5分歼个等级的评分。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平衡针灸学是由王文远教授首创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王教授从阴阳整体学说、神经调控学说、生物全息学说和经络学说,阐述了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来源,提出了人体机能的整体平衡特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具有自身的调节功能,并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选择体表的特定穴位,通过针灸的外因刺激,间接地依靠患者自身的调节机制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平衡的目的。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通道,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这个信息系统来调节人体机能,使之达到自身平衡。平衡针治疗高血压亚急症就是通过针刺人体信息通路中对高血压有明确疗效的降压穴、头痛穴,起到调神宁心、平衡阴阳的作用,进而达到降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

      

121

主题

126

回帖

6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73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6: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血压亚急症一旦确诊,可立即使用口服降压药治疗,并应在24-48 h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防止演变为高血压急症,导致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但是,临床上经常发现患者血压通过药物降下来后,患者的主观症状仍缓解不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平衡针能有效改善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有55.9%患者在30 min内呈现出较好的效果。
      平衡针有简、便、效、廉的优势,结合急诊科治病要求迅速、有效的特点,笔者认为平衡针尤其适合在急诊及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8 13:21 , Processed in 0.18337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