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色疗法 于 2015-8-12 16:18 编辑
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7年;其中,单侧乳癖46例,双侧254例;X线钼钯乳房摄片乳房囊性小叶增生170例,乳房原性小叶增生79例,纤维小叶增生51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妇女;X线钼钯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等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郁痰凝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 治疗方法:主穴:增生局部、阿是穴。配穴:足临泣,月经不调者加关元。刺法:令患者取正坐位,双手自然下垂,针刺穴暴露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以中粗火针点刺乳房压痛点、增生条束状硬结中心及周围3一5针,深浅视硬结深度而定,条束状硬结节中心留针5分钟。足临泣、关元细火针点刺。 所有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50%,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甚或加重。 经治疗,囊性小叶增生170例,治愈147例,好转21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8.9%;原性小叶增生79例,治愈67例,好转12例,未愈0例,有效率为100.0%,纤维小叶增生51例,治愈26例,好转25例,未愈0例,有效率为100.0%。 典型病例:王某,女,43岁,教师,己婚。主诉:左乳胀痛1年余,加重2周。1年前因家事情绪不稳定,渐发现左侧乳房胀痛,经前及经期加重。1年来每遇情绪不稳定、经前期,左乳增大胀痛,左侧乳房外侧可触及硬结疼痛,经量略少,色紫有块,伴口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尿黄,便干。于两周前因与学生生气上症加重,且出现左侧乳房外上方胀痛甚,曾就诊市医院,行彩超检查确诊为左侧乳腺增生,予以“乳癖消”“百消丹”口服,效差,今来我院就诊。望诊:而色白光白,苔薄黄;切脉:左脉弦滑;查:左侧乳房略大于、高于右侧,无溃疡及色素沉着,无皮肤发红,无橘皮样改变,乳头无倒置及内翻,腋窝及锁骨上窝无红肿,无包块,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散在条束状硬结节,触痛阳性,左乳头触痛阳性。行X线钼钯摄片示:左侧乳腺囊性小叶增生。诊断:乳癖。以细火针点刺足临泣、关元,以粗火针速刺、点刺左乳外上象限条束状3-5针,条束中心留针5分钟。每日1次,连续针刺10天后行X线钼钯摄片检查提示:未见异常。患者临床治愈,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乳癖多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以乳房发生肿块和疼痛且与月经周期相关为特点,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其病因与肝、脾、冲、任等经脉关系密切,与雌激素分泌激增,内分泌失调,以致部分乳腺组织增生异常有关,属于西医“乳腺增生病”范畴。其特点是乳房部位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同、表而光滑、推之移动、有压痛或胀痛的肿块,每因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治则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主。肝郁痰凝型乳癖多见于发育期、青中年女性,此时女子情绪波动较大,易于激动,故易出现肝气郁滞,肝郁痰凝,以致气血凝结而成此病,属实证。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之穴,肝胆相表里,刺此穴可调节肝经气机,解郁除滞;火针点刺条束状硬结中心,有散结除滞之功。通过验证,细火针远端取穴,配以中粗火针点刺局部条束状硬结中心,二者配合疗效显著,病自能除。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多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中药、西药对胃肠道、肝肾功能等有一定的副反应。针刺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刘丽军等报道其总有效率达74%,李造坤等报道总有效率达95.3%。笔者重以火针温通法治疗乳癖,特色就在于它的温热刺激,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启动命门之元阳,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以开闭掘塞,疏通脉络,既可“借火助阳”以补虚,又可“开门祛邪”以泻实,起到“以热引热”作用,使火郁壅滞得泻,使病得以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