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道至简 于 2015-8-15 15:41 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对 14 个国家、15 个地区的 25916 例在基层医疗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27% 的人有睡眠方面的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 38. 2%,明显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西药治疗失眠使用促睡眠药物,可起到镇静、安眠作用,近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大,可引起头晕、嗜睡、记忆力下降,易于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停药后反跳等。平衡针治疗失眠具有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和无副作用等特点。笔者采用平衡针治疗失眠,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病例均为具有失眠典型症状的门诊就诊患者,发病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 岁,病程最长达 40 年,最短 2 月。
诊断标准:依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CCMD-3)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本研究对象均为慢性期顽固性失眠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在 20 ~ 70岁之间的患者;③能按计划坚持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女性;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③正在使用抗精神病、抗抑郁症药物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药物依赖者;⑥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失眠穴,定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央,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旁开 1cm。有伴随临床症状者可选择配穴:疲乏无力配提免穴(位于头顶正中,双耳尖连线中点上 2cm 处)。反应迟缓、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或中风后遗症者配穴选用醒脑穴(位于头枕部,双耳尖水平连线与后正中线交叉点)。有头痛者配穴选用头痛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处)。有抑郁、焦虑倾向的患者配穴选用调神穴(位于腘窝与足跟连线的中点,腓肠肌肌腹下正中之凹陷的顶端)。另外,女性合并有更年期综合症者配穴选用宫病穴(位于胫骨内侧髁至内踝高点连线的下1/3 处)、过敏穴(位于股骨内侧1/2 处)。男性合并有前列腺增生或慢性前列腺炎夜尿频多,影响睡眠者配穴选用提免穴。
针刺手法 常规穴位皮肤消毒,采用长 75mm 无菌毫针,失眠穴针尖平刺 20 ~30mm;提免穴针尖向额头方向平刺 30 ~50mm,醒脑穴针尖向下平刺 20 ~ 40mm,头痛穴针尖向上斜刺 20 ~ 40mm,调神穴直刺 30 ~ 50mm,宫病穴直刺20 ~ 40mm,过敏穴直刺 20 ~40mm,均采用快速针刺不留针手法。每日 1 次,7 天为 1 个疗程。
观察指标:对失眠症患者在治疗前、治疗 1 次后和治疗 1 个疗程、2 个疗程、4 个疗程结束后第 2 天采用简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睡眠情况评定,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夜间醒来次数、醒后至再次入睡持续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进行计分,每个因子按 0 ~3 分等级计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总分,总分范围为 0 ~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治疗后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减分率 = (治疗前总分 - 治疗后总分) ÷ 治疗前总分× 100% 。①临床治愈:入睡快,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 6 小时以上,睡眠深沉,伴随临床症状消失,醒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减分率﹥ 75%;②显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伴随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减分率≥50%,但 <75%;③有效:睡眠时间延长,伴随临床症状有改善,减分率≥25%,但< 50% ;④无效:睡眠状况及伴随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减分率<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