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7|回复: 1

腰背肌筋膜炎的经筋治疗经验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3

回帖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7
发表于 2015-8-17 15: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午养生 于 2015-8-17 15:45 编辑

       腰背肌筋膜炎,又称腰背筋膜纤维织炎,是因腰背部感受风寒湿或劳损等致病因素,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炎症渗出及纤维性改变而形成的一种病证。本病以晨起和夜间疼痛加重,日间轻,酸胀痛为主,疼痛范围广泛,伴有局部冷感或疲劳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近年来由于空调的普及,本病有上升的趋势。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局部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大部分还会出现肌肉紧张,影响病变部位的正常活动。笔者负责的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规范化研究”,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诊治腰背肌筋膜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推拿科门诊及病房就诊且被确诊为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年龄 2862 岁,平均(38±4)岁;病程6 个月~10 年,平均(3.16±1.99)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参照 《临床疼痛治疗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关腰背肌筋膜炎诊断:(1)多发于寒冷、 潮湿地区的野外作业者或腰背部长期超负荷劳动的人群中;(2)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外感风寒或劳损病史;(3)腰背弥漫性钝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4)常在广泛的痛区有明显的压痛点,按压痛点时疼痛向邻近部位扩散, 有时可触及大小不等之硬结,此处加压时常伴有放射痛;(5X 线摄片检查无阳性征。

       纳入标准:(1)年龄在 2875 岁之间;(2)符合上述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 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

       治疗方法:壮医经筋摸结方法腰背肌筋膜炎的摸结临床多贯彻“以痛为腧”为原则。 医者根据足三阳经筋在腰背部的分布范围,用双手合力,结合腰背部肌筋的形态、厚薄及部位层次、正常肌筋的张力、结构形状等情况,在腰背部的肌筋膜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按、摸、切、循、弹拔、推按、拑掐、拔刮、揉捏等手法进行摸结。重点检查腰背筋膜、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骶棘肌、岗上肌、岗下肌,在上述肌肉的起始点、相互交叉点、重叠面等,可触及“痛性筋结点”,呈点、线、面状,以触压疼痛并向周围放散为特点。病变区域可出现皮肤毛孔增粗,肌筋膜增厚等特点。

      松筋解结方法:腰背肌筋膜炎治疗贯彻“松筋解结”原则。(1)壮医经筋推拿,先用滚法在腰背部肌筋如腰背筋膜、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骶棘肌、岗上肌、岗下肌等上来回滚动 35min,使腰背肌筋放松软化。再用肘尖结合拇指形成的复式手法按、揉、推、点、弹拔、捏拿等松解查到的相关筋结点,分筋理筋,要求松筋与解结相结合,即手法在放松肌筋的同时点压结点,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刚柔相济。(2)壮医火针法,采用“固结行针”治疗。 其操作方法是:在腰背肌筋筋结部位常规消毒,然后根据筋结部位的厚薄深浅,选用 12cm 的一次性毫针,将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治疗部位(筋结点),出现酸麻胀针感后迅速出针,操作要快、准、狠。(3)拔火罐法, 在火针施术部位用闪火法拔火罐,留罐 1015min,可拔出黄色液体或暗红色瘀血。

      疗程:隔日治疗 1 次,1 个疗程为治疗 5 次。疗程结束后休息 2d, 再继续下 1 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总结。

       隔日治疗1例,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d,在继续下1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1 年内无复发为治愈;压痛和功能受限症状基本消失,患处有不适,随访半年无复发为显效;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在劳累或受凉后有轻度不适,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为好转;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临床疗效:治疗 2 个疗程后,45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22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

      腰背肌筋膜炎壮语称为“诺很尹”,认为本病与足三阳经筋联系密切,属经筋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素体虚弱,肌筋劳损,复感风寒湿,风寒湿留于肌筋,形成筋结,阻塞龙路、火路所致。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多因腰背肌肉的急性扭挫伤未能及时治疗或由长期单一姿势长期负重的体力劳动等使得痛部肌肉及筋膜反复长期受外力的牵拉,导致肌肉及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水肿,日久不愈而致粘连及纤维病变而形成本病。西医认为,由于局部肌肉反复损伤,愈合后易形成疤痕组织,可使局部血管数量减少或管径变小,发生局部微循环血流调节能力降低,导致肌肉供血不足和无氧工作能力丧失,引起局部肌节水平的生理性挛缩。 反复肌痉挛引起肌肉缺血,无菌炎症物质渗出,疤痕形成,长期可形成痛觉敏感点或痛性肌硬结。

       壮医经筋疗法是在十二经筋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总结出来的以“经筋摸结”诊病和“松筋解结”治病的一种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笔者以贯彻“松筋解结”的治疗原则,筋结形成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采用独创经筋手法,结合壮医火针及拔火罐形成的综合疗法,重在松解筋结,解除挛缩肌肉,调节肌筋间平衡,以疏通龙火两路,达到理顺筋脉、疏通气血、松解粘连、祛风散寒的治疗目的,使“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动、筋动则通”。壮医的经筋推拿采用捏筋、拔筋、拍筋、绞筋等手法,柔筋顺骨,疏通两路,有理顺筋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疏通气血的作用;壮医火针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法来源于壮族民间火针点刺技术,古称“焠刺”法,《灵枢·官针》记载“:焠刺者,刺燔针而取痹也。”《黄帝内经》亦有描述:经筋疾病当“燔针劫刺”。壮医火针特点是摸结定位,施术准确,重视“解结”,于筋结处行针,一结多刺,直达病所,可温经祛寒,消结止痛。肌筋膜炎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属寒性疾病,火针治疗该病亦符合“寒者热之”的治疗大法。有研究表明,因火针针体烧红时的超高温度,刺入局部组织时使软组织的蛋白质发生碳化,烧灼神经末梢起止痛作用,同时火针针刺后留下针孔便会形成一个小的孔道,通过拔罐法的负压作用,使局部的炎性渗出物及致痛物质排出体外,血脉得以通畅,从而减轻局部疼痛症状;另外火针烧灼形成的损伤在恢复过程中又可激发机体的修复,使局部组织重新修复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105

主题

103

回帖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5: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医经筋疗法集经筋推拿、火针、拔罐为一体,三法结合,松筋理筋、温通散结、驱邪排毒,相得益彰,互补互助。 本法理论新颖,操作简便,疗效确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3:53 , Processed in 0.19349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