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午养生 于 2015-8-17 15:54 编辑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功能性便秘已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其在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减少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负担。笔者运用中药脐疗治疗气虚型便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门诊患者,年龄 43~78 岁;病程最短 1.6 年,最长 10 年,平均 6.8 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Ⅱ诊断标准者。具备在过去 12 个月中至少 12 周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 2 个或 2 个以上症状:①>1/4 的时间有排便费力;②>1/4 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③>1/4 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④>1/4 的时间有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⑤>1/4 的时间有排便需手法协助;⑥>1/4 的时间有每周排便<3 次。
中医证型:属《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型便秘者。临床表现为粪质不干,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方法:以中药敷脐治疗。中药脐疗散药物组成:黄芪 250 g,白术 200 g,厚朴 150 g,吴茱萸 100 g,炒莱菔子 200 g。将上药烘干、粉碎、过 80 目细筛,分 30 份,备用。每取 1 份,以香油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以脐部。敷脐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清洁脐部,揩干表面水分,取敷脐散 1 份(约 30 g),用香油 3 mL 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敷药范围以脐中心为圆心,直径约 4 cm,外以透气小敷贴固定,每 24 小时更换 1 次,连用 1 个月。
安全性观察指标:体温、脉搏、心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对敷脐部位皮肤的观察;观察是否有瘙痒、疼痛、潮红、渗液、皮疹、水泡、糜烂、溃疡等。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大便正常,与排便困难有关的自觉症状消失。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 70%以上。有效:便秘症状改善,主症积分减少 30%以上。无效:便秘症状无改善,或主症积分减少 30%以下。
经治疗,40例患者中,治愈27例,显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在《伤寒论》中有“脾约”“大便难”的名称。气虚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之人,中医认为便秘之病位在大肠,是由大肠濡润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其中气虚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气虚为脾肺功能受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故大便难以排出。对气虚型便秘的治疗目前多内服中药汤剂(黄芪汤)或中成药轻泻剂等途径治疗。长期服用泻剂可导致轻者对药物有依赖性,重者可损伤结肠肌间神经丛,出现大肠黑变病,增加大肠息肉或大肠肿瘤的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