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之涵 于 2015-8-20 15:31 编辑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小儿推拿疗法就是一种外治疗法,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其操作方法都有较大不同,现就小儿推拿的主要特点探讨如下。
重视五经,补泻分明
五经穴居小儿五指末节螺纹面,自拇指至小指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小儿推拿流派虽多,但均重视对五经的操作,都强调手法的补泻。在我国目前所见到的第一本推拿学专著《小儿按摩经》中就十分重视手法的补泻,认为推拿疗法“乃以手代针之神术也,亦分补泻”,在诊治小儿疾病时应该“视病之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书中介绍了许多补泻的具体方法,如“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脾土曲补直为推”、“肾水一纹是后溪,推下为补上清之”。
小儿推拿临床治疗中,对于不同的病证常常需要采用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根据各类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病因,将之归属于某一脏、某一腑,然后取与五经相对应的某一经作为主穴来进行治疗。当然,在确定取哪一经后,还须采用八纲辨证,辨其寒热虚实,而后采用或温或清、或补或泻等不同的具体治法。例如咳嗽、流涕、气喘、痰鸣、麻疹、百日咳、水痘及发热等病证,就是典型的肺经病证,归之于肺经,操作时以肺经为主穴。但肺经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用温法还是用清法,还须进一步辨其寒热虚实,如为肺实证,则主清肺经,兼清肝经、心经,补肾经、脾经; 如为肺虚证,则主补肺经,兼清脾经、肾经。临床上,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厌食、疳积、便秘等病证,多归之于脾经病变,以五经之脾经为主穴。如为高热昏迷、夜啼、惊症等病证,多归之于心经病变,以五经之心经为主穴。如为抽搐、烦躁、气逆、胁痛、弄舌、口苦等病证,多归之于肝经病变,以五经之肝经为主穴。如为脱肛、遗尿等病证,多归之于肾经病变,以五经之肾经为主穴。当然,在临床中,有些疾病可能为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病证,如小儿惊风,可能是心、肝及脾经病变,此时应当明察。
小儿推拿还十分重视和强调手法的补泻,尤其是对于五经的操作,必须补泻分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同流派补泻方向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但对某一具体流派而言,其补泻方向明确,并十分强调操作的方向,以期达到补泻的效果; 尽管不同的流派采用不同的补泻方法治疗疾病,但在临床中都能起到理想的临床疗效。如以刘开运为代表的湘西小儿推拿流派认为“旋推为补,直推为泻”,其旋推为在手指罗纹面上顺或逆时针回旋,而直推则从指尖推向指根,即上推。而以李德修为代表的山东三字经流派只用直推,认为“上推为补,下推为泻”,下推为从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上推则从指尖推向指根; 其作为补法的上推恰与湘西小儿推拿流派泻法相同。尽管如此,但两种流派的临床疗效都很好。通过了解发现,以上两种流派都十分强调手法的补泻效果,严格执行手法的补泻方向。
小儿虽然“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抵抗力不足,但是临床中仍多用清法、泻法,或补后加清。原因在于小儿疾病以实证或虚中夹实之证居多,纯虚者较为少见,小儿虽然有“脾常不足”、“肺脏娇嫩”之特点,但虚中常常兼夹实邪。况且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旺盛,易趋康复,所以多用清法,或补后加清。
刺激经穴,作用皮部
所谓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循行在体表的相应区域,因此又叫十二皮部。皮部较经脉更为广泛,位居于人体的最外层,是机体卫外的屏障,具有感受、调节和适应四时气候变化的功能。皮肤虽然位居体表,但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五脏六腑之气血精微散布于体表,因此,皮部外连经脉,内通脏腑。如皮部感受外邪,则邪气可经皮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传及脏腑。《素问·皮部论篇》指出: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因此,皮部与经脉脏腑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载: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强调了治疗皮部的重要性。小儿推拿是通过手法来刺激和作用于患儿身体上的腧穴,且多用轻快的推法、摩法等手法,因此从实际来看,手法作用的主要部位正是体表皮肤,即中医学所指的皮部。与成人推拿不一样,小儿推拿都是经由皮肤直接施以手法,而成人推拿却极少将手法作用于皮肤,而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将手法作用于筋肉和关节,即使作用在穴位上,亦强调点按得气,以出现酸、麻、胀、痛,此时力的刺激就不是放在穴位体表的皮部了。小儿推拿强调手法作用于皮部,这正是与成人推拿的最大不同之处。小儿脏气清灵,肌肤柔嫩,反应敏感,手法治疗易于取效。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小儿推拿的施术对象为何一般定在 7 岁以下的小儿了。
小儿推拿跟针灸及成人推拿一样,同样强调手法用穴,因为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其说是强调不同的穴位,不如说是强调不同的皮部,因为手法所刺激和作用的部位多是穴位处的皮部,而非穴位深处之筋肉、骨骼。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小儿推拿手法为何宜轻不宜重了,轻则作用于皮部,重则主要是作用于皮下。由此可见,将手法刺激作用于皮部,这是小儿推拿疗法的重要特色。通过对皮部的直接刺激,经经气传导来调节经脉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轻重多少,关乎疗效
小儿推拿疗效的好与坏,与手法操作力度的轻重缓急及操作次数的多少有重要关系。小儿推拿除了在部位上重视五经、手法上强调补泻以及刺激部位应在皮部这些特点外,还十分重视操作的力度与时间,尤其是操作的次数与时间。临床中,不同的医师治疗同一个患儿,取穴相同,但操作次数( 即操作时间) 不同,疗效可能相差甚远。《小儿按摩经》提出“五脏六腑受病源,须凭手法推即痊”,但要注意手法操作的次数和时间的长短,应该“俱有下数不乱推”,如果多推、少推,便是乱推。
小儿推拿疗法是依靠手法来治疗疾病的,在各种推拿手法中,或推或摩、或掐或揉、或运或摇,都是通过力学运动来完成和实现其治疗过程。手法作为一种机械运动和力学刺激,力的大小、作用时间以及作用的方向,都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力学参数。在许多小儿推拿著作里,都提到了手法操作的方向与补泻有关,尤其是五经的补泻操作,尽管文献中有关五经的补泻操作方法各家说法不一。如《保赤推拿法》载: “推后溪穴,此穴在手背小指尽处靠外边。向上推,能清小便闭赤,向下推,能补肾虚。”手法操作力度的轻重缓急及操作时间和次数与疗效也有联系。《小儿按摩经》指出: “将小儿手从轻从缓摇之,男左女右,能化痰”,强调摇法要轻而缓。《厘正按摩要术·运法》中也指出: “运则行之,谓四面旋转而运动之也。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同样强调手法( 运法) 不能太快太重。手法的缓急还有可能与补泻有关,如文献记载有“急摩为泻,缓摩为补”等。手法次数多少有如药物治病之药量多少,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小儿按摩经》就十分重视手法的次数,如有“总筋脾土推七百”、“六府退之四百下”、“推三关一百,补脾土、推肺经各二百”等诸多记载。《推拿三字经》还记载有“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提示应当根据年龄大小及病情,灵活掌握推拿次数多少即治疗时间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