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宝 于 2015-8-25 16:33 编辑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占颈椎病发病率50%~60%,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纵观以往报道,采用火针治疗者较少。为探索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新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毫火针赞刺法结合手针运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治疗》标准:(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制定:神经根型颈椎病痹证型,风寒邪侵袭机体,留滞经络,经络之气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以颈肩、上肢或胸背部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意识清晰能够配合采集患者资料者;年龄18~56岁者。排除标准:同时患有其他分型的颈椎病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生命体征不平衡者:体质虚弱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疤痕体质者。中止标准:不能坚持治疗中途要求退出的受试者;未按治疗方案执行的受试者;临床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者。
患者均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年龄20~57岁,平均39.93岁:病程6个月以上。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手针运动法治疗,取穴相同均为颈夹脊、风池、大椎、肩井、阿是穴。毫火针赞刺法: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所取穴位处,75%酒精棉球消毒,右手以握笔式持0.35 mmx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2支,左手持夹75%酒精棉球钳,使火焰靠近针刺部位,距针刺部位10~15 cm。将针尖针体倾斜45°,置酒精棉球外焰烧,针体下1/3烧至通红,然后迅速准确地刺向穴位,直人直出,稍人表皮即止,不得歪斜、托带,然后用适当大小的火罐吸附于施治部位,留罐5~10 min。针后嘱患者:当天针孔发红或针孔有小红点高出皮肤或局部发痒,此乃机体对火针的一种正常反应。针孔瘙痒时不要用指甲抓挠。否则红点范围扩大影响下一次治疗,治疗后6 h内不能洗澡,以免针孔发生感染,治疗后饮用一杯热开水。手针运动法:后溪,董氏奇穴灵骨(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与大白(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采用0.30 mmx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穴位,捻转同时嘱患者做缓慢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运动,10 min后出针。普通毫针刺法:穴区常规消毒后。采用常规毫针刺法,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两组患者均给予TDP照射,辅以必要的健康指导,隔日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2 d。治疗2个疗程(10次)后进行症状、体征积分评定及疼痛综合评定。
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改善率=(治疗后积分一治疗前积分)/(满分一治疗前积分)x100%。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改善率>90%,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改善率>70%且≤90%,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改善率>30%且≤70%,为有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改善率<30%。为无效。根据日本学者田中靖久提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分量法评定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的疼痛分级指数(PR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量化评定。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
毫火针赞刺法是将毫火针、拔罐、放血疗法汇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灵枢·官针》日“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火针导入的火热之性,通过腧穴、经脉的作用,直接激发经气,鼓舞正气,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毫火针具有针身短,手握针稳,进针定穴准确,进针深浅易于把握,无交叉感染,患者痛苦少等优点。临床上配合拔罐、灸疗等方法,可以达到更佳效果。此法为北京广安门中医院针灸科黄石玺老师独特的手法,有幸跟随黄老师进修学习,亲眼目睹黄老师操作,并在烧针、刺针方面得到指教,结合自己临床实际,用于治疗颈、肩、臂痛,取得满意的效果。手针属远端取穴,针刺灵骨穴为主,大白穴为辅的倒马针法,两穴相互协作,一鼓作气,达到调气温阳的作用,后溪通督脉,针刺捻针的同时,嘱患者颈部缓慢做运动,以引动瘀滞气血运行。在运动中找到气血瘀滞最重之处,进一步疏通颈部的经气,从而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以颈部活动带动经气的运行,强调对局部的疏通作用,达到“以动为用”的效应。远端针刺、局部针刺以及运动针刺巧妙结合起来: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颈部为诸阳经所过之处,手三阳经与督脉皆会聚于颈部。局部取颈夹脊、风池、大椎、肩井、阿是穴,即直达病所,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