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3|回复: 1

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疲劳

[复制链接]

85

主题

93

回帖

49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1
发表于 2015-8-26 16: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灸行天下 于 2015-8-26 16:50 编辑

       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30%~78%。PSF于脑卒中后短期内即可出现,表现为可长期存在的体力和脑力活动后出现的精疲力竭,一般不能通过休息缓解。PSF不仅影响患者有效的康复训练,严重者直接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增加病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鉴于其高发生率及所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的疲劳进行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疲劳程度,增强运动耐力,提高康复依从性,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和疾病恢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耳穴贴压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干预,以评价耳穴贴压疗法对缓解患者的疲劳水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省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疲劳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生命体征平稳;③无其他严重并存疾病,如急性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严重肺部感染等;④经个人强度目录评分>76分;⑤年龄40~80岁。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完成可信的调查;②患有癌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病等已知疲劳高发疾病;③不同意接受研究者。④外耳有溃疡、湿疹等皮肤破损、炎症者。
       患者年龄41~80(65.20±9.94)岁。其中脑梗死61例,脑出血5例;疲劳得分83~100分26例,101~120分31例,121~127分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9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工人2例,农民13例,个体经营者9例,退休人员33例,其他9例。
治疗方法:干预方法     在脑卒中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认知教育、饮食知识、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等。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个体化教康教育的方式分别于入选后当天、第7天、第14天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疗法:根据干预目的,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专家,最终确定选取神门、皮质下、交感、缘中、心、肝、脾、肾为耳穴。入选后当天开始耳穴贴压,根据处方所列耳穴,在每个耳穴的“穴区”中寻找敏感点(即用压痛法寻找其压痛点),寻到敏感点后按压片刻,使用压痕作为贴压时的标记。用75%乙醇棉球对全耳廓进行擦洗,以起到消毒和脱脂的作用。待乙醇干后,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压痕贴敷好。用指腹轻轻将压贴的穴丸压实贴紧(贴牢则不易损伤皮肤),然后顺时针方向轻轻压丸并旋转,力度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热感,但能忍受为度(即“得气”)。耳穴贴压期间嘱患者或家属每日按压5次(早晨起床后、三餐后、临睡前),每次每穴2min。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⑤每次贴压一侧耳穴,隔天更换,两耳交替,1个疗程10d,休息2d,再进行第2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共22d。
       评价方法:①评价工具。采用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hecklist Individual Strength,CIS)测评干预效果。CIS由主观疲劳感、表现注意力、表现体力、表现动力4个子量表(20个条目)组成,各子量表均为Likert7级,由非常同意逐渐过渡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评1~7分,总分为140分,高于76分者为疲劳,得分越高,患者疲劳程度越重。吴春薇等研究显示CIS量表中译本具有较满意的信效度。②资料收集。由调查者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22d、干预后52d共3次。如患者住院日未达到52d,则在出院当天将量表带回家由其在干预后52d填写并寄回给研究者,研究者会在当天电话回访,以免患者遗忘。均由患者本人在安静的环境下独立填写完成,因病情或文化程度等原因无法完成者,由家属或者他人帮助填写。
       耳穴贴压对脑卒中后疲劳干预的机制    中医虽无脑卒中后疲劳病名,但根据古医籍中对脑卒中患者的各种描述和记载,都可以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脑卒中后疲劳的存在。早在《灵枢》中已指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者,内居荣卫,荣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真气去,邪气独留……”;《素问·宣明五气篇》所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说明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也可因病而使已虚之气更伤,同时又可因活动少而伤肉,这也是出现疲劳的一个原因。脑卒中是累及多脏腑的疾病,其基本病机在于虚与郁,病位涉及五脏,但主要在肝、脾、肾。故对脑卒中后疲劳治疗护理的关键在于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中医护理操作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的特色疗法,缓解患者症状的护理手段。耳穴贴压疗法属于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而且操作简便,方法安全,疗效确切,已被广泛接受。耳与十二经络关系最为密切,耳廓虽小,却是诸经通过、终止、会合的场所。由于经络与耳廓的这种特殊关系,使耳穴在防治疾病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分布,尤其是在三角窝处分布尤为丰富,通过这些神经与机体各部位发生联系。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耳穴,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改善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便可达到临床治疗作用。本研究选取的耳穴为神门、皮质下、交感、缘中、心、肝、脾、肾。其中神门耳穴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要穴,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起到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皮质下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的要穴。用于治疗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的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缘中通过调整颅内脑垂体、颅外血管舒缩功能,对神经系统及内分泌都有调节作用,起到镇静安神效果,主治眩晕失眠、脑血管病等。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取肾穴可补脑益心神,以交通心肾,阴阳上下互为制约,脏腑功能得以平衡。以上诸穴合用,可起到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使气血平衡,经气通畅,扶正祛邪,达到改善人体免疫功能、镇静安神、抗疲劳的功效。
       耳穴贴压对缓解脑卒中患者疲劳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耳穴贴压疗法降低了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已有研究显示,应用耳穴贴压配合其他疗法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耳穴贴压疗法,多穴配伍,并施以恰当手法,能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具有镇静安神、抗疲劳的功效。另外,除表现注意力得分外,患者其他疲劳各子量表得分及总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表现注意力干预前后得分变化不大。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再加上本研究对象年龄主要分布在60~80岁,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大脑皮质兴奋性逐渐减弱,造成老年人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是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的结果,这也是造成患者表现注意力方面无明显改善的原因。


85

主题

93

回帖

49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1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耳穴贴压疗法能更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疲劳水平,可作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重要干预手段,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9 23:42 , Processed in 0.31671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