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百草堂 于 2015-8-26 17:06 编辑
中风偏瘫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是指一侧锥体束损害及锥体外系损害,所造成对侧上、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笔者经过多年临床总结,使用眼针疗法与自拟扶偏汤治疗中风偏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患者均来源于本院住院病例,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均为意识清楚,伴有肢体运动障碍,属于中风一中经络者,年龄45—85之间,平均65岁;病程10h~1个月,平均病程18.5d。
治疗方法:眼针疗法:眼针取穴以《中华眼针》为标准,取上、下焦区;风痰人络,兼气虚者加脾区、肝区;风阳上扰兼痰浊者加脾区、肝区、肾区;肝肾亏虚兼痰浊者加肝区、肾区;气虚血瘀兼痰浊者加心区、脾区、肾区;肝胆实火者加肝区、肾区;采用华陀牌24号直径0.34mm,长15mm不锈钢毫针,在距眼眶内缘2mm处眼睑相应穴位上横刺,进针深度14mm,不施手法,留针15min,每日1次,7天1个疗程。
扶偏汤:是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自拟方。药用黄芪30g,当归20g,川芎20g,地龙20g,赤芍20g,甘草l0g,生地熟20g。若风痰入络兼气虚者加党参15g,石菖薄15g,半夏l0g,远志l0g;风阳上扰兼痰浊者加天麻l0g,钩藤l0g,胆南星l0g,竹茹L0g;肝肾亏虚兼痰浊者加白芍15g,山茱萸15g,半夏15g陈皮20g气虚血瘀兼痰浊者加丹参15g桃仁10g,红花l0g,半夏15g;肝胆实火者加龙胆草15g,黄芩15g。
每日行眼针疗法1次,早晚服中药2次。
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以简化Fugl—Meyer评估身体运动功能。最高分100分。<50分患肢严重动动障碍;50~84分,患肢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患肢中等度运动障碍;96—99分,患肢轻度运动障碍。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由0—100分进行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对比评定。独立为100分,轻度75~95分,中度依赖50一70分,重度依赖25—45分,完全依赖0~20分。
经治疗,30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著16例,进步7例,无变化5例,总有效率为83.3%。
笔者认为,中风偏瘫属于虚实夹杂的本虚标实证。中风偏瘫之本虚在脑与肝脏及气血。标实则包括:血瘀、气滞、顽痰。二者互为因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致病。脑主神明,有统帅诸神的功能,为神、魂、意志五脏神汇集之所。肝藏血,血主魂,足受血而能行,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神魂动则气血动,气血走行四肢百骸,不但起到濡养的作用,同时还有支配四肢运动的作用。
王师在治疗上以“缓”字为原则。“缓”是中医对中风偏瘫进行康复治疗的关键,“缓”刚神安,五脏六脏功能,气血运行正常,气血充盈,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则偏瘫拘挛可解。眼针疗法是我国已故中医大家彭静山首创的微针疗法。后经田维柱不断完善,成为一种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疗法。眼针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灵枢·口问篇》日:“目者宗脉所聚也。”《内经》日:“肝师范窍于目,藏精于肝。”“心合脉,诸脉者皆属于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