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足常乐 于 2015-8-28 15:58 编辑
留针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针刺治疗脑性瘫痪的留针时间存在很大分歧,复习文献资料,我们发现,体针从速刺而疾发针到30 min不等,头针差异更大,从不留针到6 h不等。笔者认为这是制约针灸疗效的因素之一,有必要加以重视。我们选择针灸界颇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脑性瘫痪治疗方法——靳三针疗法作为干预手段,开展速刺与留针治疗脑瘫的对比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所有病例来自医院针灸特诊室及靳三针治疗中心, 接受针刺治疗的60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5个月,<1岁5例,1-3岁33例,3-6岁25例,>6岁8例。 纳入标准:符合脑瘫诊断标准,遵从医嘱坚持连续采用相应治疗措施2个月以上者。 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疾病者。(2)合并有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3)排除脑白质营养不良症、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以及先天性克汀病、先天积水等现代医学通过病因治疗、手术治疗可获显效的病人。 治疗方法:取穴:针刺病例采用靳氏头针四项(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为主穴,两组皆采用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四肢、躯干部穴位,除主穴外,配穴的原则为由少逐渐增多,以使刺激量逐渐加大。阴急阳缓型取阳经穴为主;阳急阴缓型取阴经穴为主;阴阳俱虚型取督脉与背俞穴为主。上肢瘫配手三针,下肢瘫配足三针,听力障碍配耳三针,语言障碍配舌三针、风府透哑门,智力障碍配手、足智针,注意力不集中配定神针,颈、腰软弱无力分别配颈三针、腰三针,大腿内收配股三针,尖足配踝三针,癫痫配痫三针。 针刺方法:均选用0.30mm×25mm毫针,头部穴位以15°角斜刺,体针多用直刺。阴急阳缓型的阳经穴用补法,阴经穴用泻法;阳急阴缓型的阳经穴用泻法,阴经穴用补法;阴阳俱虚型的在背俞穴及督脉穴上用补法。A组穴位常规留针(30 min),每间隔5 min运针1次;B组穴位进针后捻转运针1次,5 min后再运针1次后出针。 疗效评估:采用胡莹媛等制定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结合Russell[3]制定的《小儿脑瘫运动评价量表》。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0次后各进行一次评估。 关于针刺留针时间的古今差异 留针组患者30例,显效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速刺组患者30例,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 针刺的临床效应取决于有效的刺激量和机体的反应。而有效的刺激量由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构成。机体对针刺的反应有一定规律,针刺后须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针刺效应才开始显现。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效应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再逐渐下降。这就提示针刺治疗某一病症,在一定刺激强度作用下,存在着最佳的留针时间范畴。这个最佳留针时间应通过严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来获得。 留针的意义在于候气、补泻和巩固疗效。留针的记载,首见于《内经》,一般以人之呼吸次数来计量,时间较短。如《灵枢·经水》篇谓:“足阳明,深刺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按常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则十呼还不到1min。可能与古代针具较粗,针刺禁忌较多有关。 在针灸发展过程中,留针时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逐渐变化之中。唐代《千金方》载“针间使百息”,已有5-6 min,后世临床留针时间更是普遍延长。这一方面是现代针具做得精细,针感相对较弱,留针时间需要相应延长;另一方面是对《内经》留针时间的重新认识。如有人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篇“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说明营卫一昼夜各在人体内运行五十周。按24 h运行50周计算,可知营卫每运行1周大约需要30 min,因而提出30 min可作为留针时间的约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