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6|回复: 1

脐疗法治疗小儿腹泻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06

回帖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94
发表于 2015-8-29 16: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健康是福 于 2015-8-29 16:20 编辑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以脐部( 即神阙穴) 为用药或刺激的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脐疗具有简、便、廉、验、捷的特点,同时不易伤及小儿脾胃,应用时无痛,患儿易于接受,临床治疗小儿泄泻具有良好的疗效。药物易于渗透,可由经络传导达于脏腑,使气血通畅,机体阴阳得以调整而趋于平衡,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从而使泄泻停止。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药味规律的深入探讨,掌握用药规律,为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药物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指导。

       纳入标准:有关小儿泄泻病症用到脐疗治疗,而又明确提出用药的古籍条文明确运用中药、中成药或中西药合用进行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现代文献都予以纳入。

       排除标准:泄泻作为兼症或者次要症状者; 综述类的文献; 某些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调制赋形剂时,予以排除。

       泄泻在历史上有多个别名,根据陈玉泰考证,主要有飱泄、注下、溏泄、鹜溏、冷泄、濡泄、胃泄等,小儿疾病有上述病名者予以纳入。在现代文献中,有些文献采用西医病名,如小儿肠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等,符合中医小儿泄泻诊断标准的也予以纳入。

       中药名称均根据第 7 版《中药学》进行统一处理。

       在古代文献中,共纳入 29 条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条文,采录药方 29 首。在现代近 20 a( 1991 2010 ) 论文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 385 篇文章,共采录药方 458 首。古今文献中共收录药方 487 首,其中成方 47 首。因为有些成方为国家保密配方,药物组成无从得知,所以对成方单独进行统计分析。在除去成方的剩余 440 方中,所有药物的使用频次总和 1971 次,涉及药物的种类为 148 种。

       在涉及药物的 1971 总频次中,辛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

       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容易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产生气血,濡养全身。脾胃不健,中宫少运,则水谷不能运化,产生水湿之邪。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曰: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脐疗属于中医外治的范畴,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曰: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这说明中医外治和内治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外治和内治的给药途径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应当因法制宜,提高疗效。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脐疗治疗小儿泄泻辛味药运用频次最多。吴师机认为,辛香走窜药物能“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俾令攻决滋助,天不如志,一归于气血流通,而病自已”。实验证明: “辛香走窜之品,可使皮质类固酵透皮能力提高 8 10倍。”辛味药物除了能够发挥自身的药物作用外,还有多种其他作用。辛香的药物能够通过通络活血的功效,改善脐部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药物的吸收。具有辛味的药物刺激性比较强烈,敷在神阙穴上对腧穴和经络的激发作用更强。此外,现代研究表明,辛味药物还可以减缓削弱脐部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加强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具有促渗剂样作用。

       苦味药在脐疗治疗小儿泄泻中占的比例仅次于辛味药。苦味具有燥湿的作用,湿邪消除则泄泻之疾自愈。如黄连和石膏都是性寒的药物,但是黄连出现的频次为 52,而石膏的应用频次仅为 2,因为黄连味苦,具有良好的燥湿作用,用于湿邪导致的泄泻在药味上来讲是合适的。




104

主题

106

回帖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9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16: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味药也占了较大比例。《尚书·洪范》记载: “甘味属土”,甘味药可以入中焦脾胃,而泄泻最易影响的脏腑便是脾胃,甘味药具有补益和中的作用,从中焦切入治疗泄泻。

      可见,脐疗治疗小儿泄泻以辛、苦、甘味药物为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7 01:05 , Processed in 0.33925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