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医精诚 于 2015-9-23 16:47 编辑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以乳房胀痛,且疼痛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或有结节感、肿块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乳腺增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针灸科门诊乳腺增生患者,均为未绝经期妇女。年龄 21 ~ 54 岁,平均( 37.85 ± 9.70) 岁; 病程 1 ~14 a,平均 ( 4.01 ± 2.51 ) a。符合以下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症状和体征: 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和隐痛,可放射至腋下或肩背部,可受月经、情绪变化的影响,连续3 个月或间断疼痛 3 ~ 6 个月不缓解; 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呈椭圆型或条索状的肿块,肿块可散在于整个乳房,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边界不清晰,推之可移,部分患者可有乳头溢液或瘙痒。
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②年龄18 ~59岁; ③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法并坚持全程治疗者。
排除病例标准:全部病例均经乳房彩超确诊,部分病例经钼靶片或病理活检,排除其他乳房疾病及癌变者。
治疗方法: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
采用电针方法治疗。主穴为双侧肩井、期门、天宗、足三里、合谷和膻中穴。加减用穴: 肝郁加阳陵泉、肝俞; 痰湿加丰隆; 肝火盛加太冲; 肝肾阳虚及经后加重者加太溪、肾俞; 气血不足者加血海、脾俞; 月经不调及经期超前加三阴交、地机。操作: 向下平刺膻中,向外平刺期门,向掌侧直刺合谷,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常规操作。得气后,在以上穴位上接通电针治疗仪,以连续波刺激,电流输出大小以患者本人感觉舒适为宜,每日 1 次,每次电针 30 min,自月经来潮第 14 天起,到下次月经来潮止,15 d 为1 个疗程,月经期不治疗。
出针后进行刺络放血。主穴为双侧足三里、曲泽,配穴取双侧肩井、肝腧、少泽。操作: 嘱患者端坐位,暴露所刺患侧穴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对准所刺穴位直刺浅静脉,立即上火罐于所刺部位 5 ~10 min,待血止后取罐,取罐后用碘酊消毒针孔,所出总血量 20 ~80 mL。注意事项: 放血后6 h 不要沾水。每次月经前5 d刺血治疗 1 次,3 次为 1 个疗程。
患者均嘱其忌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保持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其各自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订。痊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显效: 乳房肿块缩小1/2 以上,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 乳房肿块疼痛无变化。
经治疗,34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7%。
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多由于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引起肝郁痰凝、冲任失调,致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膻中位于乳房局部,可解乳络之壅滞,以畅乳部胃经之气而活血; 合谷配膻中,可益气理气而疏通脉络; 期门邻近乳房,又为肝之募穴,具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之功; 肩井为胆经之穴,肝胆相表里,又为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的交会穴,有疏肝经之气的功效; 天宗为历代治疗乳部疾病的经验效穴。足三里、丰隆健脾,益后天,化痰湿; 太冲、肝俞疏肝气,滋肝阴,配三阴交、太溪又可益肝肾,固冲任,通补肝脾肾。诸穴相配,疏调全身气机,调整阳明经气,通络活血,散结止痛。
刺络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粗而尖锐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施以针刺放出适量的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灵枢·九针论》篇记录锋针( 即三菱针) 有“泻热出血”的作用。《灵枢·官针第七》曰: “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锋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明确指出: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又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苑陈则除之……”即大凡顽疾久痹,热毒痈疡,满盛有余,实热结聚,郁血内蓄,络滞疼痛之患,当用泻血法以疏泄病邪,邪去络通,经气运行,和调气血,平衡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