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5|回复: 1

胆石症的耳穴贴压治疗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3

回帖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7
发表于 2015-9-29 17: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胆石症为胆道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5.8%,其中原发性胆管结石90%以上为胆色素结石。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方法和服药物溶石、排石、碎石以及介入治疗等,但均存在一定缺陷,如手术并发症、再手术率高等,且结石复发性相当高。祖国医学认为耳与全身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耳穴是人体脏腑在耳廓的投影,当人体组织器官病变时在相应耳穴有所反应、按压胆结石患者的相应耳穴。可通过经络调节肝胆系统的气血、津液,以达到疏肝利胆,止痛排石的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胆总管结石术后行T管引流的患者,予以耳穴贴压,观察其胆汁成分的变化,以探讨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病的可能机制、现报告如下。
       所有患者均为非急性发作期的胆总管结石,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术前常规行腹部B超、MRCP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且根据术中结石剖面结构分类判定为胆色素结石。年龄33-75(51.2士2.3)岁、病程0.5-15 (7.4士1.1)年。
       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取平卧位,全麻后常规放置trocar,显露胆囊三角,细针穿刺证实胆总管,超声刀切开前壁,长度以能插入胆道镜并取出最大结石为宜.于剑突下trocar进入胆道镜,进行胆道探查及取石,后行胆囊切除。胆道镜检查结石取尽后,于胆总管开口处放置T型管,其长壁于右肋缘下穿刺口引出,4-0可吸收线缝合胆总管前壁切口。Window孔置入引流管,自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穿刺孔引出。再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选择1-2组耳穴,找出阳性反应点,胰胆穴、肝穴,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中药王留行1粒,对准肝、胆、神门点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揉按1一2分钟,每次以贴压5一7穴为宜,每口按压3一5次,隔1一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防止胶布潮湿。共28d。



105

主题

103

回帖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7: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胆石症为普外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及人口基数大,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其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仍较高,故探索有效防治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耳穴贴压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特色疗法之一,《素问·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阐明了人体全身的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与耳联系密切。耳穴贴压刺激肝、胆、胆管穴位,可疏肝利胆,增加胆汁的分泌和排空。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耳部的淋巴、神经及血管分布丰富,而胆囊受来源于内脏神经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支配,用王不留行压迫耳穴反应点即皮肤感受器,经过反射弧,可有效兴奋迷走神经,促使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多,增强胆囊收缩排空力,胆汁冲击结石一起排出。本研究表明:胆总管结石患者T管术后予以耳穴贴压后的观察组患者胆汁中TBA含量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TBIL,DBIL,UCB及Ca2+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经治疗后,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治疗前。综上所述:胆总管结石患者T管术后予以耳穴贴压能增加胆色素结石患者引流术后胆汁中的总胆汁酸及胆汁排空能力,降低胆红素和Ca2+含量,可有效预防结石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9 22:11 , Processed in 0.36190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