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人,诊断及中医辨证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风病的气虚血瘀型。其中脑梗塞76例,脑出血26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85岁;男43例,女59例。
治疗方法:针药治疗
穴位采用靳三针为主,包括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1针,在第1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2、第3针)、手三针(合谷、曲池、外关)、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运动区、肩髃透极泉、尺泽、内关、血海、阴陵泉、环跳、风市。失语加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1针,其左右各旁开1寸为第2、第3针)。每次治疗交替采用上述15穴,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每隔10 min运针1次,每次治疗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5 d,休息2 d,继续下1星期的治疗。
中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甚加党参、白术;血瘀甚可加毛冬青或田七;为增强通经活络之力,可加全蝎、乌梢蛇、地鳖虫;小便失禁可加桑螵蛸、山萸肉、肉桂等;失语加菖蒲、远志等。
均治疗8星期后评定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基本恢复≥81%,6分以下。
显著进步≥56%,<81%。
进步≥36%,<56%。
稍进步≥11%,<36%。
无变化<11%。
经治疗,基本恢复19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8例,稍进步7例,无变化5例,总有效率90.74%。
靳三针疗法是岭南针灸的一个学术流派,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从临床上总结出来,指治疗某种疾病的三个特定穴位或某些三个穴位的组合,如颞三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头痛、脑萎缩等;手三针治疗上肢瘫痪;足三针治疗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等。气虚血瘀中风病位在脑,故交替应用颞三针与运动区,使针刺作用直达病所。失语用舌三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