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10-8 16:39 编辑
静脉曲张性湿疹,又成为淤血性皮炎,主要是由于局部血运不行或障碍,导致肌肤失养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浅表静脉迂曲扩张,足靴部色素沉着明显,肿胀感明显,合并慢性溃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火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31一65岁,平均年龄为(42.7士4.8)岁,溃疡面积在lcmXlcm一lOcmXl5cm范围,病程在1个月一14年不等。均自愿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均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血液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能配合针刺治疗的患者。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取坐位,患肢抬高平放在椅子上,或者自然着地。先使用安尔碘对静脉曲张湿疹样皮肤及其周围进行消毒,选择在湿疹样皮肤周围距离溃疡外缘0.5一3.0 cm,定下5一10个分散的针刺点;取火针(长约40一50 mm,直径约0.3--0.5mm)先在酒精灯上烧红(针尖及上0.5一1.0mm长度已通红并带白色),从下到上对针刺点进行点刺,对准迂曲的血管快速、垂直进针,然后随即拔出,每次点刺的深度约2--4mm,平均放血范围是50一100 mL。轻者1周进行治疗1次。针对静脉曲张情况较重的患者,先用止血带截住曲张的静脉上部,再以火针点刺放血,将止血带松开后不使用棉签按压,任血流出,待其自然凝结,重者1周治疗2次。放血后使用棉签按压止血,针孔无需包扎,但注意清洁、干燥。
疗效评价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进行疗效评价如下:瘙痒、疼痛症状及静脉曲张的体征消失,溃疡面愈合,认为治愈;瘙痒、疼痛症状明显减退,溃疡面明显缩小,局部静脉曲张的体征明显减轻,认为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溃疡面无明显变化,认为无效。
66例患者治疗后治愈35例,好转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治疗前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为(9.03士1.55)分,治疗后为(5.72士1.66)分,治疗后VCSS评分对比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典型案例分析:患者,男性.45岁,2012年6月17日来本院就诊,主诉症状:左下肢静脉曲张2周左右,皮肤瘙痒难耐,胀痛感明显;可见患者左下肢小腿后方和左踝关节周围静脉明显隆起且高于皮肤,久立和行走后症状加重,皮肤表面出现较大溃疡面积,患者因瘙痒搔抓有皮损,左下肢胫骨前缘中下1/3和左足部位置的皮肤瘙痒明显,呈现暗紫色。脉诊:脉沉。舌诊:舌苔白、舌质暗淡。西医诊断:左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中医诊断:筋瘤,证型属于气滞血瘀证。经火针治疗6次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西医认为,静脉曲张的形成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导致下肢静脉和皮肤的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进而形成浅静脉扩张,影响皮肤微循环,皮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学“筋瘤”的范畴,在明代《外科正宗》中有: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因先天不足,也可能是因后天劳累过度,使之经脉损伤所致。本文认为,静脉曲张性湿疹的发生,主要因‘筋瘤”未及时治疗,进而病情进展所致,原因包括肝旺血燥、中气不足、湿热凝聚、淤血与寒湿胶结、久立或行走过多致使脉络滞塞不通,也就是说‘血凝、血燥、血滞、血壅”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传统上常规西医治疗以弹力绷带或弹力袜,联合清创、湿疹药膏涂抹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因为处理效果不佳引起并发症,对人体原有的静脉回流系统影响极大。中医认为,既然淤血性皮炎,主要是由于局部血运不行或障碍,导致肌肤失养所致,其治疗根本应该是去瘀生新,改善湿疹部位及周围皮肤的血运,达到血液通畅,营养肌肤的作用。本研究中采用了火针放血的治疗方法,利用溃疡皮肤及周围散在性以下至上点刺的方法,抓住“淤血”这一环节,以点刺放血的方式,迅速地对湿疹样皮肤及周围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行改善,结果显示,治愈35例,好转29例,启、有效率为97.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见此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各种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安全性较好,患者多能耐受;治疗后VCSS评分对比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主要是因为火针可以激发经气,促使气血畅行,达到祛腐透脓、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消除疮疡、消除肿块、软坚散结等作用,从而使皮肤的血流流通加速,淤积在皮肤溃疡面的气血得以消散,病灶周围的营养得到改善,有利于肌肤组织修复、再生,各种因为此原因引起的体征,均可逐步得到消退。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针具不宜过粗,直径选择0.35—0.5mm为宜,以免因针过粗,导致患者疼痛剧烈或血流不止,影响治疗效果,针孔是无需特殊包扎覆盖的,但需要注意清洁和保持干燥,防治污染创口影响皮肤修复效果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