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欢颜 于 2015-10-15 16:39 编辑
浮针为南京大学生理学博士符仲华先生发明,2002年8月获国家发明专利(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H39/08)。自1996年发明浮针以来,浮针疗法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渐趋成熟。作为一种新的疗法,浮针疗法具有疗效迅速持久、适应证广泛、操作简便等特点,特别是镇痛方面,常快于麻醉。浮针的发明历程、浮针疗法的疗效优势及浮针的科学原理,给针灸学和生命科学带来诸多启示,本文试对此加以剖析。
浮针及浮针疗法特点
浮针疗法是一种微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国家发明专利号:ZL97114318.8)为治疗工具,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症周围(而不是在病症局部)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行进,完成扫散动作并留针。
与传统针灸学及腕踝针相比,浮针及浮针疗法有其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应用浮针针具针刺。浮针是复式结构,由针芯、软套管及针座、保护套管3部分组成。不锈钢之针芯保证浮针具有足够的刚性,以快速进入人体,并于完成相应针刺操作后抽出弃之;软套管及针座是浮针的主要结构,在治疗中起关键作用,该部分使浮针同时具有足够的柔软度,以利于长时间留针;保护套管起保护针具作用,并保持针具无菌状态。二是就进针部位而言,浮针疗法根据病变部位所在位置和病变部位之大小决定进针点的选取。进针点可以与病痛处相隔较远,也可以邻近,但一定不在病变局部,针尖一定不达到病所;进针点可以在病灶的前后左右,可以是单个,亦可以是多个;进针点和病痛处一般应在相邻两个关节之间,尽可能不要越过关节,尤其是关节的伸展面(阳面),否则效果较差。浮针疗法进针点基本脱离传统的经络腧穴,甚至也不管神经和血管之走向,这与传统针灸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三是皮下浅刺,浮针针刺时,不像传统针刺那样深入肌层,浮针针体只行进并存在或留置于皮下疏松组织,使整个针体宛如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名浮针。四是不论迸针点在何处,针尖必须直对病灶(痛点、敏感点等),不能偏歪。因此在操作时,必须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这与传统针灸学强调“治神”有相似之处。五是不做捻转提插等手法,不要求得气,反而要求尽量避免患者有酸麻重胀等得气感,医生持针的手应有松软无阻力的感觉。六是浮针疗法操作时特别注意扫散动作,即进针完毕后完成针体左右摇摆如扇形之动作,这是浮针疗法最鲜明的特点。有无扫散动作,或扫散完成得好坏,常是有无疗效或疗效好坏的重要原因。七是留针时间长,进针及扫散完毕,抽出不锈钢之针芯,固定针座,与针座相连之软套管留置于浅筋膜中,病人无不适之感,甚至不会注意到软套管的存在,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
浮针疗法适应证及疗效
目前浮针疗法主要适应证为疼痛性疾病,大部分痛证可针到痛止。浮针疗法治疗四肢部位的软组织伤痛,如腱鞘炎、肌腱炎、网球肘、滑囊炎、关节炎等,由于这些病痛病理变化简单,范围局限,治疗次数不多,镇痛效果极佳。对躯干部位的病痛,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肌纤维织炎、副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带状疱疹后遗痛,无论是即时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针灸疗法。最初认为浮针疗法针刺部位浅,主要适用于软组织伤痛等病变部位轻浅的病症,对于内脏病变引起的疼痛一直未采用浮针治疗。临床试用浮针疗法治疗内脏痛,如泌尿系结石、癌性疼痛、胃脘痛效果甚佳。治疗头面部疼痛和非疼痛性疾病如颞颌关节炎、副鼻窦炎、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等也获得了迅捷的疗效。
浮针疗法操作简单安全,除刺进皮肤时稍感疼痛外,基本无针感,这很让人怀疑其功效。但无数的病例证明其疗效不容置疑,不仅当场见效,远期疗效也很可靠。而且只要按照浮针疗法操作规程操作,浮针疗法效应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患者)极不明显。不但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而且因为针体仅留置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传统针灸容易出现的断针、弯针、滞针现象不复存在,晕针现象也比传统针刺疗法更少发生。作为一种新疗法,浮针疗法适应证有一个摸索和发展过程。
浮针的发明过程
浮针疗法的发明及其应用过程,并非单一因素促成,而是受多种因素长时间的启发形成和完善的。其中,腕踝针对浮针的发明影响较大,同时凝聚了众多针灸临床专家和针灸科学家、相关交叉学科专家的心血。
浮针疗法之进针点及进针方向
腕踝针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于1972年创立的。张教授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内,在两侧的腕横纹上2寸和踝关节上3寸的部位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病症所在纵区对应选点进行治疗。因进针点在腕踝部,故名腕踝针。进针时沿皮下浅刺,要求不引起酸麻胀痛等感觉。如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上,针刺方向朝上;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下,针刺方向朝下。腕踝针对神经科、内科、骨伤科等常见疾病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痛证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不过,张教授同时认为,腕和踝处在四肢末端,血管网多,各人血管分布又不一样,很难取固定的针刺点位置,因为腕踝部刺激点和身体各分区具有对应关系,只要在某一区内任何一点给予刺激即能对相应区内病症起治疗效应。因此,腕踝针的针刺不像“穴”那样要有固定位置,可以根据局部情况随机应变移动针位,并不影响疗效。由此也可认为针刺点并非针疗的作用点,只是针刺人皮下的点。符氏在应用腕踝针的临床实践中,将进针点作了较大的变动,并且进一步突破和创新。第1步将进针点位移至病灶周围,但进针点仍在张教授的6个纵区内。这一变动,改变了腕踝针在临床中存在的对四肢远端的病症疗效明显,而对远离腕踝关节的病症效果相对稍差的不足,提高了腕踝针的疗效。第2步,结合现代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理论,认为腕踝针之进针点,如腕踝关节部位之6个进针点或6个纵区的其他部位的进针点的皮下组织,与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进针点一定要拘泥于腕踝关节附近6点或腕踝针之6个纵行分区内呢?针刺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是否也可取得佳效呢?临床试将进针点作进一步改动后惊奇地发现,不论进针点在病灶的前后左右,还是其他方位,只要进针点在病灶局部(有时可很远),只要针尖朝向病灶,只要针体位于浅筋膜内,那么,不仅可保持腕踝针的疗效,而且还可进一步提高疗效。至此,浮针疗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