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雅风 于 2015-10-22 16:33 编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称PHN)是继急性带状疱疹后所残留的慢性疼痛病症,患者长期处在病痛之中,十分痛苦,此病多发于老年病人及高龄病人。该病的特点是夜轻昼重,呈烧灼性疼痛,并且有皮肤超敏感性。由于病程长,难治愈,所以患者往往多方求医,导致大量的经济浪费。因此,尽快寻求一些有效止痛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采用腹针和浮针联合治疗以来,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愈率大大的提高了,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年龄在65~82岁之间,由于病程较长,几乎全部患者都是瘦体型,除少数病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外,大多数无其它并发症。
治疗方法:患者在疼痛科门诊采用腹针治疗,主要处方为:引气归元;滑肉门(患)和上风湿点(患);另取病变区相应点的若干穴位。前者深刺(D),中者中刺(M),后者浅刺(S)。同时采用浮针治疗,主要在患者病区取点。
疗效评定及结果分析:笔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少数高龄老人自己不能正确表达的,指定其一位子女代为翻译评估。我们把治疗前所体验的疼痛程度定为10分,治疗后缓解的程度以计分的方法进行评定。8~10分定为无效,5~7分为有效,3~4分为显效,0~2分为治愈(实际上,临床止痛达到8成以上时,多数患者都不再治疗了)。
经治疗,15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0例,效佳率为9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慢性的持续性的疼痛病症,是医务界公认的难治性病症,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继续生活的信心。众所周知,急性带状疱疹(简称ANZ)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HZV)所引起的,经过及时系统地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但是PHN没有确切的病因。其解释只能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在急性发作期对外周神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致使感觉神经的传导出现了障碍,再由于患病老人的免疫力持续低下,从而神经修复能力下降,导致神经性疼痛持续存在数月数年之久。此类患者只有局部疼痛,没有明显的皮肤表面病理改变,仅有部分疱疹消退后的痕迹,以烧灼痛为主,往往不能接受热疗和其它治疗(如中频电等)。
腹针治疗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同时依据神经反射区治疗的原理,既采用经络取穴,新穴和经外奇穴的方法,又采用肢体相对应区取穴的方法。此外,由于长期疼痛刺激,使患者食欲普遍下降,同时加取双侧足三里穴、行间穴,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抗病能力明显提高。浮针治疗采用椎旁取点与局部取点相结合的方法。笔者认为此种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的表浅末梢的病变引起的,所以要运用浮针来阻断其深部神经分支与浅表神经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