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府海棠 于 2015-10-22 16:41 编辑
失语症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至少有1/3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障碍,本病针刺治疗已积累不少经验,但也存在诊断模糊和机理不清之处。“靳三针”是一种新的针灸疗法,其针灸处方多为三针,疗效甚好,深受广大患者欢迎,被针灸界誉为“岭南针变新学派”。舌三针主要应用于吞咽功能障碍方面的疾病,而言语功能障碍方面疾病也应用较多。本研究采用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 ”对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患者进行客观评价,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符合以下: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 ”关于失语症的诊断。 (2)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以及“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关于失语症的诊断;②同意接受舌三针治疗;③神志正常,能够配合语言功能评分量表检查;④年龄在18岁以上,70岁以下;⑤第1次发病,病程在半年内。 (3)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意识障碍者;②严重的听力和视力障碍者;③有认知及智能障碍,如痴呆等妨碍语言功能评估者;④抑郁症或精神病者;⑤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 治疗方法:舌三针 (1)处方:舌三针:第一针为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的凹陷中;第二针、第三针分别在上廉泉旁开0.8寸。配穴:上肢偏瘫配极泉、尺泽、内关,下肢偏瘫配委中、足三里、三阴交。(2)针具:本研究选用环球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直径为0.35 mm,长度为25 mm~40 mm,针具长短的选择依据病人胖瘦决定。(3)操作:针刺舌三针时,患者取仰卧位,统一选用40 mm长度的毫针,75%酒精常规局部消毒,单手快速进针,针尖向舌根方向呈45b~60b斜刺入25~35 mm,在得气的基础上,行提插捻转手法20 s,使患者舌根有酸麻胀痛感并发出声音者佳,留针30 min,每10 min捻转1次,每次捻转20 s,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鼓励患者尽量大声说话。针刺肢体穴位时,采取直刺,针刺深度为25~35 mm,提插捻转,以患者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每10 min捻转1次,平补平泻。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每两周为1个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