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34|回复: 1

中风痉挛性瘫痪的腹针治疗法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5-10-23 1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风病发生后,瘫痪肢体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因拮抗肌牵张反射亢进,随意运动抑制,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故痉挛性瘫痪的康复是中风康复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采用腹针结合头针治疗痉挛性瘫痪,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所有病例均为医院针灸科门诊确诊的中风偏瘫患者,年龄 52~74 岁,平均年龄 63.20±9.65 岁;病程最短16 d,最长 7 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拟定:①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呈痉挛性;②肌张力亢进,腱反射亢进,引出或引不出病理反射;③脑出血、脑梗死均参照标准确诊,并有头颅 CT 或 MRI 检查支持诊断。肌张力分级标准参照改良 Ashworth 分级标准制定。0级:无肌张力增加;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位在关节活动范围(ROM)内被动屈曲,或伸展时出现“卡住”和“突然释放”感,或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后出现最小的阻力;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 ROM 后 50%出现轻微的卡住感,并且伴有一定的阻力;Ⅱ级: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ROM 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Ⅲ级: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困难;Ⅳ级:肢体屈伸受限,呈屈曲或伸直的强直状态。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的诊断标准;②有 CT或 MRI 诊断证明为脑血管意外;③中风恢复期;④肌张力在Ashworth 评定方法Ⅰ~Ⅲ级之间,肌力在Ⅱ级以上;⑤近期未服用过中西镇静药物及肌肉松弛剂;⑥排除急性期、昏迷或合并严重心肾疾病、恶性高血压、肝脾肿大等疾病。
       治疗方法:①腹针:选用直径 0.34 mm、长 40 mm不锈钢针10支,根据《腹针疗法》所示方法,选取中脘、建里、气海、石门、关元、肢体痉挛侧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滑肉门向外向上 5 分)、上风外点(滑肉门外 1 寸)、下风湿点(气海旁开 2.5 寸)、下风下点(大巨虚向外 1 寸)。各穴均为直刺,其深度穿过皮下,位于脂肪层,在肌层之上,行捻转补法。 针前嘱患者排尿,针时主动或被动活动痉挛肢体。留针30 min,隔日重复 1 次,共 15 次。②头针:选用直径0.32 mm、长 40 mm 一次性不锈钢针 2 支,根据中国针灸学会制订的《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选取肢体痉挛对侧头皮的顶颞前斜线,第一支针从顶颞前斜线上1/5 处沿斜线走行向下刺入至针体全部进入帽状腱膜下层,第二支针从中 2/5 处同法刺入。然后采用间歇捻转手法,每隔 8min 捻转 1 次,每分钟捻转 200~300 转,每次持续捻转 3 min,留针30 min,隔日 1 次,共 15 次。
       疗效标准:①肌张力疗效评定标准 :肌张力下降Ⅱ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为显效;肌张力下降Ⅰ级以上为进步;症状无改善,肌张力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②残疾功能评定标准:参照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标准制定,改良巴氏记分法最高分 100 分,最低分 0 分,将患者日常生活(ADL)能力分为 5 级。 0~20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 ,25~45 分为严重功能缺陷,50~70 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 分为轻度功能缺陷,100 为 ADL 自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量表积分,通过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显效10例,进步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6: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病随着肢体痉挛的出现,上扰脑府之邪大势已去,疾病转危为安,但痰浊瘀血未清,脑神未复,而正虚已现。 此时病机多转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痰瘀痹阻经络,治疗当以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疏通经络,以祛除痰瘀之邪为原则。 腹针疗法理论认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不仅有一个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常被人们所忽视的形成于胚胎时期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其理论即神阙布气学说。人体五脏六腑的募穴均分布于腹部,故针刺腹部穴位不仅可以调阴经之气,还可以调阳经之气,更能调理脏腑之气,补“下虚”之态,以复本虚。 本病腹针以引气归元为主方,从治疗脾肾入手。 中脘、建里均位于胃脘,两穴合用有理中焦、调升降的功能。 气海为气之海,石门通关,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气,此五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根据全息理论,滑肉门相当于上肢与肩部,外陵相当于下肢与髋部,上、下风湿点相当于肘、膝部。 通过针刺腹部穴位,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通达体末,真正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另“废用之处,必有瘀阻”,“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施行针刺手法时,嘱患者主动或被动地活动患肢,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患部,有利于激发经气,并较快地引导“气至病所”,并且还可以调动远端手足经气与头部下行及腹部向四肢输布的经气相续、相济,全身经气得以连接,气血得以畅通,以助运动功能恢复。 中医学认为中风有“上盛”之势,《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本病利用头针以开窍醒神、疏通经络,以消“上盛”之势。 顶颞前斜线系中央前回(运动区)在体表的投影区域,选取肢体痉挛对侧顶颞前斜线治疗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与《灵枢》“左取右,右取左”的巨刺相符。 其二,《灵枢·经筋》论足少阳经筋曰:“……从左之右,右目不平,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其三,现代解剖学证实运动系统锥体束之皮质脊髓束下降到延脑下端,进行不完全的交叉,大部分的纤维交叉下降于脊髓侧束中,少部分的纤维不交叉,直接下降于同侧脊髓前束中。 故透刺患肢对侧的顶颞前斜线,意在激发患肢经络之气,调和气血运行,使患侧筋骨得以濡养,以利肢体功能恢复。 阳主动,阴主静,中风病在阳,本组透穴横穿督脉、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三条阳经,刺之可使诸经气调畅而达祛邪目的。 现代研究认为头针具有调节血管舒缩、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度和细胞集聚、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的作用。间歇捻转使其得气的强度增加,促进病灶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缺氧状况,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过去对中风恢复期患者患肢的肌张力增加重视不够,患肢由于过度痉挛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的恢复。 所以,早期抗痉挛治疗在中风偏瘫的康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临床验证,腹针结合头针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且优于传统体针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11:22 , Processed in 0.19990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