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4|回复: 1

平衡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复制链接]

99

主题

98

回帖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50
发表于 2015-10-24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嫣然 于 2015-10-24 16:39 编辑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也是一种顽固难治性疾病,至今尚无特效的办法。笔者采用平衡针刺联合三叉镇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结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年龄 32 79 岁,平均( 446 ± 101) ; 病程 6 个月 25 a,平均( 865 ± 068) a; 疼痛部位: 右侧 15 例,左侧17 例,双侧 3 例。疼痛分布: 三叉神经痛第Ⅰ支疼痛 4 例,第Ⅱ支疼痛 11 例,第Ⅲ支疼痛 4 例,第Ⅰ、Ⅱ支疼痛 5 例,第Ⅱ、Ⅲ支疼痛 11 例。

       诊断标准:参照《2000 个国内外最新实用内科诊断标准》中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①疼痛多由一侧面部开始,突然发作,呈阵发性、闪电样,发作频繁,疼痛剧烈; ②疼痛性质呈刀割样、烧灼样剧痛; ③发作时间最短数秒钟或数分钟,最长可持续 15 min 或更长时间; ④通常说话、洗脸、刷牙、进食等动作皆易引起疼痛,尤以进食为重; ⑤排除由继发病症和器质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平衡针刺联合三叉镇痛汤内服。①平衡针刺。1) 主穴: 头痛穴( 双侧取穴) 、咽痛穴( 交叉取穴) 2) 配穴: 第Ⅰ支痛取偏瘫穴、腰痛穴、明目穴、颈痛穴; 第Ⅱ支痛取偏瘫穴、牙痛穴、鼻炎穴、明目穴、颈痛穴;第Ⅲ支痛取偏瘫穴、牙痛穴、胃痛穴、颈痛穴。1 d 1 次。3) 定位: 头痛穴位于足背第 12 趾骨结合之前凹陷处; 咽痛穴位于第 2 掌骨桡侧缘的中点; 偏瘫穴位于耳尖直上 3 cm ( 15 ) ; 明目穴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在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处; 鼻炎穴位于颧骨下缘中点; 腰痛穴位于前额正中; 胃痛穴位于口角下 1 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 cm; 牙痛穴位于耳垂前正中处( 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处) ; 颈痛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 4 掌骨与第 5 掌骨之间。4) 操作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选用0 3 mm × 75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双侧头痛穴,直刺,进针约 1 1 5 寸,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并放射至小腿为主,不留针; 咽痛穴,交叉取穴,向掌心方向直刺 1 1 5 寸,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或向食指中指放射为宜,不留针; 健侧偏瘫穴,向太阳穴方向斜刺,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强化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 健侧明目穴,斜刺,进针约 1 1 5 寸,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 健侧鼻炎穴,平刺,进针约 1 1 5 寸,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 颈痛穴,交叉取穴,进针约 1 1 5 寸,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神经出现的针局部酸、麻、胀感为宜,不留针; 胃痛穴,向对侧胃痛穴平刺 1 2 寸,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局部性针感出现的局部酸、麻、胀为主,不留针; 腰痛穴,向健侧平刺 1 2 寸,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宜,不留针。②给 予三叉镇痛汤,药物组成: 白芍 35 g,生牡蛎 35 g,葛根25 g,丹参15 g,白僵蚕15 g,益母草40 g,延胡索 15 g,甘草 15 g1 d 1 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



99

主题

98

回帖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5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16: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均以 10 d 为 1 个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平衡针刺第 1 个疗程每日治疗 1 次,第 2 疗程隔天治疗1次。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0 个国内外最新实用内科诊断标准》和《现代疼痛学》制订。疼痛评估采用模拟评分( VAS) 法:0 分为无痛,1 ~3 分为轻度疼痛,4 ~7 分为中度疼痛,8 分以上为重度疼痛,最高为 10 分。与治疗前后各测评1 次,并计算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率 =( 治疗前疼痛程度计分 - 治疗后疼痛程度计分) /治疗前疼痛程度积分 ×100%。治愈: 疼痛完全消失,随访 2 a 未复发。显效: 疼痛强度明显减轻,VAS 评分减少 2 个等级以上,疼痛缓解率50% ~70% 。好转: 有疼痛发作,但程度减轻,VAS 评分减少1 个等级以上,疼痛缓解率 25% ~ < 50% 。无效: 治疗前后疼痛无变化,疼痛缓解率 <25%。

       经治疗,35例患者中,治愈25例,显效8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该病属中医学“偏头痛”“面瘫”等范畴。中医学认为: 引起本病的因素很多,但都导致面部经脉阻滞、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疼痛发作,反复不愈。明代医学家王肯堂认为是由于“风毒侵入经络,气血凝滞不行”,瘀阻少阳、阳明,气血失和,则内风时时循经上扰,故面部疼痛、抽搐,治则以柔肝熄风、镇静安神、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

      笔者采用平衡针针刺得气后快速出针,以达疏通面部经气,调理气血,使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同时配合自拟三叉镇痛汤。方中以白芍缓急止痛,敛阴养血; 生牡蛎镇静安神; 丹参、延胡索、甘草活血止痛; 葛根解肌止痛; 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 益母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镇静安神、活血祛瘀、利尿消肿之效。现代研究认为: 三叉神经痛病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最终是导致颅脑细胞异常放电,出现三叉神经脑干细胞诱发电位,疼痛发作,而平衡针刺技术原理就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 即特定穴位) ,利用传入信息通路至大脑中枢,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中枢靶位整合后,再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整,使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平衡针刺起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在健侧针刺,减轻了疼痛刺激,患者易于接受,加之内服中药整体调理,达到了长久治疗三叉神经疼痛的目的。随访结果显示,2 a 内复发率明显降低,而且症状较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充分发挥针、药的协同作用,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2:31 , Processed in 0.61144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