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7|回复: 1

血管性头痛的颞三针治疗法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03

回帖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7
发表于 2015-11-3 16: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午养生 于 2015-11-3 16:50 编辑

        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个月;其中不伴先兆型偏头痛者40例,毒素性血管病10例,丛集性头痛5例,毒素性血管性头痛l例。头痛特点:多呈胀痛、钝痛、搏动性痛、跳痛,严重的伴恶心呕吐,都经各种相关检查排除脑部肿瘤、癫痫、损伤及五官科疾患,本组病例均符合1998国际头痛学会(IHS)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主穴:颞三针(患侧)
       定位:颞I针:耳尖直上入发际二寸半处;以颞I针为中点,向其同一水平线前旁开一寸为颞Ⅱ针,向其同一水平线后旁开一寸颞Ⅲ针。
       针刺方法:针尖与穴位呈现15一30度角,向下沿皮平刺1.5寸左右,使其产生麻胀酸感或放射整个头部为度。
       配穴:上星、头维、风池、太阳(均取患侧)、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太溪(均左右交替)、阿是穴。一般选择6一8个穴位。
       电针疗法,采用G一6805治疗仪,断续波,耐受量,每次通电20一30分钟。
       采用以上方法,每天l次,10次为一个疗程,间隔3一5天进行第二疗程,二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l)头痛消失,能正常参加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追踪三个月末见复发者为痊愈;(2)头痛消失,但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后仍有轻度头痛者为显效;(3)头痛减轻,但脑力劳动或/和体务劳动后斗、痛如前者为有效;(4)头痛末见好转或加重者为无效。
       经治疗,痊愈4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80%,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刘XX,女,52岁,教师。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四年,发作时眼前有火星闪动,眼眶、颞部感博动性刺痛,伴恶心呕吐,有时持续数小时,发作后精神疲倦、思睡,经服止痛药疗效不佳,来我处就诊后,经用上法治6次后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又治疗6次,随访三个月末见复发。
       目前西医对血管性头痛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系颅血管神经引起,和血液中多种活性物质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近来认为与5一羟色胺代谢率乱有密切关系、西医所用镇静剂、止痛药物治疗能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本病的周期性发作,这是西医的局限所在。
       颞三针位于头颞部,其中第一针通过率谷及角孙穴,前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后者为手足少阳之会;第三针一通过手足少阳、阳明之会的悬厘穴及足太阳、少阳之会的曲鬓穴;第三针位于天冲穴附近,该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耳尖直上入发际的颞侧正是少阳经所分布的区域,胆经正好位于此而肝和但相表里,针刺这组穴位,可疏通肝胆经络之气血,平肝熄风潜阳,清肝泻胆,鼓舞少阳生发之机。笔者所选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证型多数属肝阳上亢夹少阳风热,因此通过针刺“颞三针”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05

主题

103

回帖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8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6: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解剖学上看,颞骨是最薄的头骨,其骨缝最密集,靳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接近骨缝处的头穴,神经血管极为丰富,其针灸效应更佳。因此针刺该组穴位对颅内血管神经机能以及颞动脉的异常扩张起到良性调节作用,使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得以改善,从而使血管性头痛的发作得以控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4-17 04:17 , Processed in 0.61132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