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平衡障碍。目前的药物疗法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该病的自然进展,且副作用越来越多。不少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在治疗帕金森氏病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症状,减少西药副作用。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 63. 34士9. 32)岁;病程( 4. 85士1. 32)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确定的《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制定诊断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40一70岁之间者;③门诊及住院病人;④就诊前6个月内未服用任何左旋多巴类药物者。 (2)排除标准:①诊断为帕金森氏综合征者;②合并其他心、脑、肝、肾、内分泌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患者;③年龄不足40岁或超过70岁者;④精神病患者;⑤过敏体质患者。 (3)剔除病例标准:①因不良反应而被迫终止治疗者;②不按时复诊或失访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③不依从设计方案规定者。 治疗方法:初诊时服用美多巴等药物,剂量随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通常第1周美多巴用药剂量为125 mg,每日2次,其后每隔1周,每日增加125 m g,每日剂量不超过1g,分3- 4次服。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商曲、滑肉门。辨证选穴:肾气虚加气旁;脾虚加大横;肝风内动加右侧上风湿点;痰瘀型加水道、大巨。准确定穴,选专用薄氏腹针针刺上述穴位,针刺后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体息3-5天后再行下一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Webster氏10项计分法:进步率(%)=(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x 100% 。进步率100%为临床治愈;50%一99%为显效;;1%一49%为有效;0为无效。 经治疗,3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 PD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变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下降。引起黑质变性的原因迄今不明,衰老、工农业毒素、遗传是比较肯定的发病因素,氧自由基堆积在黑质纹状体中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也是导致黑质纹状体受损而变性的重要原因。在治疗方面,由于目前任何疗法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黑质变性,因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本病的自然进展,其结果是药物用量越来越大,疗效越来越差,副作用越来越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也都可单独或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PD,取得一定疗效,并可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减轻副作用。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用药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在中医方面,本病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阳气虚衰,筋脉失其濡养与温煦而致病。 腹针疗法是北京薄氏腹针研究院薄智云院长发明的,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络的研究成果、经过20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针灸方法。与传统针灸相比,腹针具有创新的理论指导,认为腹部存在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阀经络系统,这个系统对全身具有宏观调控作用,且腹部为六腑之居所,通过针刺腹部穴位,可达到调五脏六腑之效。主穴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能;取气穴可益精填髓;商曲及滑肉门则能增加脑部供血。若肾气虚,加用气旁,可加强补肾的力量;脾虚加用大横可健脾益气;震颤明显表明肝风内动,可加用右侧上风湿点以调肝,镇肝息风;痰瘀明显,可加用水道及大巨以化痰祛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