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来自门诊患者,所选病例根据中医辨证符合脾虚胃弱型,主症:风团常呈淡红色,面色晄白,少气懒言,或者食少,形寒怕冷等,脉象以濡细弱多见,舌质淡红,苔薄或薄白为主,孕妇、不合作的幼儿,患恶性肿瘤、糖尿病,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疾病,皮肤感染或溃疡的,均不入选本组病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46岁,多在24 - 35岁之间;病程短者1年半,长者23 a,多数在3一10a之间;发病季节以冬季为多,其次在接触冷水,或者清晨气温较低的时候,风团明显加重,增多。
临床特点:①皮损特点;风团常呈淡红色,以暴露部位为主,依次分布在颜而,耳廓、手背等处;如果用冷水冲洗1一3min后,手背皮肤迅速出现风团,保暖或者轻揉按摩则又自行缓解。②舌脉与体征:脉象以濡细弱多见,舌质淡红,苔薄或薄白为主;一般伴见而色皖白,少气懒言,或者食少,形寒怕冷等。
治疗方法:入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一律不用任何西药内服或注射。①内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汤,处方:党参、茯苓、白术、阿胶(烊化)各9 g,黄芪12 g,橘皮、广木香、乌药、防风各6g,益母草15 g,水煎服,1日1剂,分3次内服。5剂1疗程。②穴位埋线采用穿刺针埋线法,4-0医用羊肠线。一次性使用埋线针0. 7号。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或捍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拿针,刺入皮肤至所需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常用穴位:曲池穴、血海穴、合谷穴、足三里穴、肺俞穴、脾俞穴、气海穴、大肠俞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擅中穴、委中穴。每次根据病情选取2一5穴,一般2周埋线一次,3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一2疗程后判定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风团和痒感完全消失,或者偶有极少数风团发生,继续服药或穴位埋线治疗,又可见效;有效:绝大部分风团消退,痒感显著减轻;无效:连续治疗2疗程,风团和痒感均未控制,并伴有恶化倾向,本组50例均追访6个月。
经治疗,痊愈2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2%。
典型病例:宋某,女,36岁。反复发作风疹块伴癌痒约2年余,在此时期经过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额下四肢暴露部位可见大片风团,如果冷风吹拂或冷水浸泡,手背皮肤红肿明显加重。遇暖则缓解,脉象濡细,食少,便塘,怕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证属脾虚胃弱,治宜甘温健脾,益气固表法,方用加味四君子汤,药物组成:党参、茯苓、白术、阿胶(烊化)各9g,黄芪12 g,橘皮、广木香、乌药、防风各6g,益母草15 g,水煎服,1日1剂,分3次内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选穴:主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大肠俞穴。配穴:脾俞穴、膻中穴。经服药上方5剂,穴位埋线2次治疗后,绝大部分风团消退,痒感显著减轻,再接触冷风吹拂或冷水浸泡,皮疹发作已不明显,再守原方3剂,穴位埋线治疗1次,以巩固之。追访6月,未见复发。临床痊愈。
荨麻疹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名称甚多。春秋战国时期称之为“风疹”;汉代称之为“瘾疹”;隋唐时期称之为“风搔瘾疹”、“赤疹,,“白疹”等。明代称之为“白婆痪”。清代称之为“鬼饭疙瘩,、“风疹块”。寒冷性尊麻疹则与“白疹”、或“白婆瘼”十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