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养生之道 于 2015-12-4 16:46 编辑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年龄42-55岁,平均48. 7岁;病程4月一5年,平均2. 6 5年。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有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紊乱、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 治疗方法:①中药辨证分型服药。中药1日1剂,经期停药。辨证分型:肾阴虚:经行先期,量多色红或淋漓不绝。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口干便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熟地黄15g、女贞子、旱草各18g,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北沙参、菟丝子各12g,麦冬、当归、仙鹤草、白芍各9g。兼肝旺者加钩藤12g,川牛膝9g,龙骨6g;兼心火旺者加朱砂3g,石宫蒲、酸枣仁各12g。肾阳亏虚:月经后期或经闭不行,行则量多,色淡质稀或淋漓不比。神萎肢冷,而色晦暗,头目晕眩,腰酸尿频。舌淡、苔薄,脉沉细无力。方用右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各12g,山茱萸、枸杞子、肉从蓉、巴戟天、菟丝子、牛膝、桑椹子、白芍、当归、仙鹤草、淫羊蕾各9g。兼脾阳虚者加干姜、茯苓各9g,白术6g;兼心脾两虚者加白术、茯苓各9g,龙眼6g。每日1剂,水煎服。1月为1疗程。②针刺取穴:百会、四神聪、肾俞、脾俞、肝俞、肺俞、心俞、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每次选10个穴位,每周2次。③穴位埋线:取穴以肾俞、命门、关元为主,配以心俞、肝俞、三阴交等,每次选3个穴位,10天1次。疗程同上。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症状消除。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未愈:症状基本无改善。 经治疗,35例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1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1.4%。 古代中医医籍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并无专篇记载,多散见于老年血崩、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其病机是肾虚,阴阳平衡失调。中药治疗主要是调整肾的阴阳,从而改善其症状。百会系督脉和手足三阳经之会穴,位居巅顶,有通调督脉、升阳举陷之功。针刺百会、四神聪,一则可以镇静安神,二则百会升举清阳,使气血阴阳上荣于脑,脑髓得养;神门、内关,调和心志、安神解郁;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扶脾固冲;太冲可疏肝理气,解郁安神,调畅情志。穴位埋线可有效调节性腺轴,延缓卵巢衰老,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