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4一64岁(35士10. 8),均为消化门诊或住院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年龄22- 65岁,平均41. 3岁。所有病例均做了电子肠镜检查并大便培养阴性,符合1999年底公布的修订后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其要点为1)排除有组织结构或生化异常的器质性疾病;( 2)在过去12月内至少累计有12周(可以是非连续性)存在腹部不适或腹痛;并伴有下列特点中至少2项:①定状在排便后缓解或减轻;②排便频率异常,即>3次/d或<3次/周;③排便性状异常(干硬秘结或稀便)。86例中均不包括既往对各种治疗方法反应不佳的所谓顽固性肠易激综合征(IB S)患者。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evel syndrexne, IBS)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表现形式IBS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及混合型三大类。据临床观察,几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亦有相当多的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因此,也有学者又称这种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称为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方法:予关常安胶囊(含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连活菌肠溶胶囊)2粒,每天3次的基础上,选择在脊椎第2胸椎到第12胸椎之间两旁1.5寸区域内的压痛点(一般选6-10个穴位)同时配合选用脾胃经的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等穴位,行针灸埋线治疗。10天进行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中禁用其他对消化系统有影响的药物。疗程开始至结束共复诊12次,了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及发作频率的变化,详细作体格检查,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诊疗前、治疗第2周及第4tN}查血、大便常规;肝肾功能,30天疗程结束时进行总疗效评定。停药后随访3个月。
痊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指数为100%,半年内不复发;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75%≤疗效指数<100%;有效:临床症状好转,30%≤疗效指数<75%;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值一治疗后总分值)/止疗前总分值X 100%。
经治疗,46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
IBS病因和发病机制口前尚未明确,目前认为IB S的发生与大致认为其与胃肠平滑肌运动、分泌功能异常、菌群失调、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目前临床上肠易激综合征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治疗的方法、药物虽较多,如胃肠促动力剂、解痉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抗抑郁剂等,甚或心理和行为干预,但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对所有的患者都有肯定的疗效。所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原则只能是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采取建立在良好医患关系基础上的个体化、分级治疗和循序渐进的综合治疗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对其治疗有独特的优势。腹痛型IBS属中医学中的“腹痛”、“泄泻”、“便秘”的范畴,主要由于情志失调,致肝郁气滞,肝脾不调,引起肠道气机不利,传导失司所致,以致湿浊内生,郁久化热,热胜伤阴,最终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发为本病。“不通则痛”,气滞、血瘀、肠道积粪均可导致腹痛。病位在肠腑,病性属虚实夹杂。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其中督脉、华佗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与其最为密切。督脉沿脊柱内上行,总督一身阳经,与各脏腑经脉相连。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柱两旁,入体腔连脏腑。且从植物神经的中枢和支配范围分布可以看出,内脏植物神经的分布主要在第2胸椎至第10胸椎两侧之间,因此称这个区域为脊柱旁反射区。某个内脏器官有病变,就会在这个反应区对应部位出现酸胀感或压痛,反之,如在反应区的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或压痛,相对应的脏腑也会有病变,因此选择这个反应区埋线可以调节脏腑的植物神经功能而达到治疗IBS和缓解其腹痛症状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