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子午养生 于 2016-1-11 16:41 编辑
针灸疗法应用于临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针灸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的记载。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原有的传统体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发展诸多各具特色微针疗法,如头针、耳针、眼针、鼻针等,进一步扩大针灸临床的适应症和提高针灸疗效。在多种微针疗法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下,腹针疗法也应运而生。腹针疗法的创史人薄智云教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治疗一位急性腰扭伤患者针刺腹部穴位关元、气海获得奇效的启迪下,经过20年的临床实践,探索腹部输穴的应用规律,渐而形成腹针疗法。由于腹针疗法的疗效较好,近几年来正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开来。 在腹针疗法中,我们会接触一个全新概念—先天经络,而十四经络相对地被称为后天经络。先天经络也可以解释为在胚胎期所形成的能调控全身的物质组织,这些物质分布于人体的腹部。根据全息理论及先天经络与人体各部分的对应关系,即将相关的点连在一起便可形成一张酷似乌龟的图形,即神龟图学说,这是腹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传统针灸经络系统(即后天经络)中,腹部五脏六腑的募穴、经穴和经外奇穴构成腹针疗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在腹部相互融合在一起,如中脘在后天经络中是任脉的腧穴,又是脏的募穴,与脾胃、肺等脏腑有关,而在先天经络中它又与人体的头部相对应;滑肉门是胃经的腧穴,用之可调节足阳明胃经的气血及相关脏腑,而在先天经络中它代表人体肩关节部位,可治疗肩关节病变。腹针疗法就是根据腹部先后天经络理论,结合中医传统辨证方法,采用针灸刺激腹部相关腧穴及相应点,以调整脏腑失衡为主,佐以调节经络气血,并以调整相应部位为使,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腹针疗法学术思想 腹针疗法的机理独特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营养物质的通道,母体的气血则是由脐带向胎儿全身提供的,并随胎儿在母体逐渐发育,以脐为中心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最后形成一个完善的供养系统。因此,神阀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先天即以形成,胎儿出生后,随环境的改变,神阀输布气血的功能被隐息起来,但这一固有的输布气血系统依然存在,薄智云教授由此提出了“神阙布气假说”,认为以神阙为轴心的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有一个被人们所忽视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腹针疗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也是气功及敷脐疗法的物质基础。薄教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一全息理论,认为腹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位相关的信息,由此提出先天经络和神龟图学说。这是对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特点 腹部是构成人体主要部位,五脏六腑多居于其中,全身360多个经穴腹部就占48个;全身14条经脉中,就有肝、脾、肾、胃和任脉等经脉经过,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广泛的途径。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察症候、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其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称腹募,日本学者认为“腹者有生之本,百病人皆根于此”,腹针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治疗内因引起的疾病或久病及里的慢性病,体现其“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的特点,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疗效好,疗程短,而且疗效稳定。 腹针疗法具有多层次调节的作用 腹腔有厚厚的前腹壁覆盖,前腹壁由皮肤、浅筋膜、肌肉层、深筋膜、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及腹壁层等组成,其中有丰富的深浅静脉、淋巴管、肋间神经等,为人体的内脏正常生理和向全身运行气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腹针疗法对全身的调节提供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在施治时可采用不同的深度去刺激与影响不同的系统而达到调节局部或整体作用。腹针疗法取穴采用循经取穴、定位取穴(根据神龟图取穴)和八廓辨证取穴3种方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又可配合使用,互补不足。根据经络分布呈左右对称性,而内脏器官在腹腔内虽然有序但并不对称,这样就出现了腹穴穴性的双重性(任脉经穴除外),即浅刺或中刺左右同名的穴位时,影响相同的外周系统,具有相同的穴性和功能;而深刺左右同名穴位时,因左右穴位影响的内脏神经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不同而影响不同的外周或内脏。在针刺时使用天、地、人三部针刺法,可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去调节不同的外周或内脏系统,使腹针疗法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扩大针灸治疗的适应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