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是一种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的新的针灸疗法,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等优点。由于腹针的处方具有“处方标准化、辨证条理化”的特点,所以,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可重复性强,使针灸学科的科学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腹针处方学,是中医理、法、方、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医方剂学的规范建立的、在临床上经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的、非常有效的处方治疗系统,腹针的处方学原则源于中医的方剂学。它的内容主要是在中医辨证、立法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按照处方的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穴位,规定针刺的顺序、深度、方向,组织成方,并且根据病情的需要,确定配合的方法等。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穴位与穴位配伍以后,可以共同协调、互相促进、增强疗效;或者能够消除或缓和某些穴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把这些认识进一步结合方剂学的原理上升到理论,于是就产生了腹针的处方学。并经过长期的临床反复验证得到确认。学习和掌握腹针处方的组方原则及配伍,在临床上就可以更好地选择穴位,进行组方,提高临床效果。 历代中医文献记载了大量的针灸处方,其中有许多在临床上是用之有效的,我们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但是,许多的疾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临床上很难找到完全适合的处方,所以腹针是根据处方的原则对一些新的时代疾病的特点进行研究逐渐形成的传统中医辨证思维的治疗体系。 腹针处方的组成与配伍 腹针处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配合在一起应用,有一定的组成原则和方式;同时,穴位与穴位配合应用,由于穴性和功用的不同,又出现了配伍以后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需要注意穴位的组成与配伍。 腹针处方的组成原则 腹针处方的组成原则,根据中医方剂学的理论和临床的实践经验,分为主穴、辅穴、佐穴、使穴四部分(即君、臣、佐、使)。 (1)主穴: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进行脏腑辨证,选择一、二个主要穴位,作为一个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相关的脏腑进行调整,以集中解决疾病内脏的主要矛盾。 (2)辅穴:是加强主穴调理脏腑的功效或兼顾调理其它相关脏腑症状的穴位。 (3)佐穴:“佐”,就是辅助的意思,协助主穴和辅穴调整内脏后,进行经络辨证,调理相关经脉或相表里经脉和治疗一些次要的症状,使脏腑的气血能够通过相关的经脉向患病的部位输布,为主穴和辅穴调理脏腑后产生的气血建立相关经脉通路的穴位。 (4)使穴:为治疗相关症状的穴位,具有引导气血直达病所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临床症状的相应部位局部取穴。但有时使穴是引经穴,具有调和诸穴的功用。 综上所述,主穴是一个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辅穴是辅助主穴共同调理脏腑的部分,在大多数治疗慢性病和复杂病的处方中应当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经络内属于脏腑”“有诸内必形诸于外”,说明无论是从经络的生理上,还是从疾病的病理上,保持相对的内脏的非平衡适度稳态是中医治病的基本特色,尤其是治疗慢性病和复杂病时非常重要。因此,腹针处方中的主穴和辅助穴,是以调理相关的脏腑为主要目的。佐穴、使穴,都是辅助穴,是以治疗临床症状为目的,所以,处方的组成也可分为主穴和辅穴两个部分。在一个处方中“主穴、辅穴、佐穴、使穴”的穴位多少由处方的需要决定,并没有特殊的规定。一般主穴少,辅助的穴位较多。以颈椎病为例:颈椎病处方由中院、关元、商曲、滑肉门6个穴位组成。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病变,主症是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头痛、头晕、心慌、颈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肾主骨,颈椎病与肾虚相关,所以在处方中关元补肾为主穴。在老年人中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生率很高,但是有临床症状的仅占10%左右,大部分与颈部的肌肉功能欠佳有关,中医理论中脾主肌肉、四肢,因此颈椎病也与脾虚相关,处方中中院补脾为辅穴。滑肉门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可以疏通上肢及头部的经气,是佐穴。商曲在腹部的全息图中位于颈与肩的结合处,是治疗病变部位的穴位为使穴。在处方中,主穴关元调理主要脏腑肾脏的功能,辅穴中院调理相关脏腑脾脏的功能,佐穴滑肉门疏通经脉,使穴商曲治疗局部的病变,使处方形成了从脏腑到经脉和局部的整体治疗体系。 总之,腹针处方的组成原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部分,是中医“理、法、方、穴”的具体应用。在腹针处方中,必须体现“调理脏腑人手,兼顾经脉局部”的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治疗原则,使腹针处方的治疗形成立体的治疗体系,体现出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特色。 穴位的配伍原则 腹针处方的组成是通过穴位的配伍来实现的。配伍,是把两穴或两穴以上穴位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选择性的用穴方法。穴位每因配伍的不同而作用有所区别,如中脘与关元相配伍,则能补脾补肾;与下脘相配伍,则能和胃健脾。通过配伍,有的可以加强穴位的功效,如中脘是胃的募穴,可以治疗胃的疾病,配下脘则治疗胃病的范围更广、作用更强;有的可以减少穴位的偏性,如中脘与关元同用,中脘健脾,可以减少关元补肾动肾之弊。“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关元可以补肾,但针刺本是泻法,以泻法行补事,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先天之元气是先天察受,虚多实少;后天之源是生于水谷,取之有道;因此二穴合用时可以减少关元补肾动肾之弊。 每个处方所用穴位的多少,主要依据病情而定。如病情较单纯,或治法需要专一时,处方的穴位应力求少而精;如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治疗两种以上疾病时,处方的穴位必然要多一些,但穴位过多有时会造成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必须注意。 一个处方中各穴位的针刺深度,一般来说,主穴的针刺深度略深于一般的穴位针刺深度,而辅助穴位的针刺深度小于常用针刺深度。有时根据病情的不同会有变化。用穴的针刺深度,不仅在一个处方中要分别主穴与辅助穴的层次,而且还要依据病人的具体症情而有所变化。 腹针处方的加减变化 一个处方的组成,不论是古方和今方,都有一定的原则和一定的适应范围,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运用。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随着病情的变化,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病人的胖瘦并考虑到治疗的补泻,适当地、灵活地予以加减运用。 穴位的加减 处方常因穴位的加减而改变其功用和适应范围。例如中脘和关元在腹针的处方中分为天地针,是补肾、补脾之方,适应于肾虚、脾虚而致的骨关节性疾病和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等脾肾阳虚者。假使在这个处方的基础上,加下脘就兼有理胃气的作用,如果把下脘的针刺深度变浅则有改善脑供血的作用;假使肾虚较甚,在上方的基础上加气海,兼有增强补肾的作用,如果把气海和关元的针刺加深则有治疗急性腰痛的作用。这是在主症未变的情况下,随着兼症的不同而加减变化的方法。 穴位配伍的变化 处方的穴位配伍改变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处方的主要作用。如以治疗落枕的处方为例,中脘、商曲(患侧)、滑肉门(患侧)是治疗落枕的基本处方,有滑利颈部肌肉、消炎止痛的作用。如果把患侧的商曲改为与健侧的商曲配伍,即是治疗肩周炎的基本处方,而有滑利肩关节、改善肩部供血的作用;与双侧的商曲配伍,即是颈、肩病的处方,有滑利颈、肩部肌肉的作用。由此可见处方的配伍、组成,与功用、主治是密切相关的,主要穴位的配伍变化了,处方的作用和适应症也会改变。其次,腹针治疗疾病时基本处方是固定的,同样的疾病随着临床症状的不同穴位也会发生加减的变化,在临床上腹针疗法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症状进行了归纳,以解决临床病人的个体差异,笔者将这种穴位的加减称为辨证条理化。 穴位刺激量的改变 在中药的方剂中,药物的用量改变,会使方剂的治疗范围发生变化。在腹针一个处方中,穴位的刺激量如有改变,它的作用也会随着变化。腹针穴位刺激量的变化表现在针刺的深浅、刺激的强弱和穴位的增加几个方面。例如中脘与关元,中脘的刺激量(针刺较深)大于关元,就以调理脾胃为主(也可以穴位深浅的刺激量不变,加下脘);若关元刺激量(针刺较深)大于中脱,则以补肾、补脾为主(也可以穴位深浅的刺激量不变,加气海)。由此可见,穴位相同,而对穴位的刺激量改变时,其处方作用的主次也就相应转化,适应范围也就有所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