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0|回复: 1

舌三针治疗乳蛾

[复制链接]

80

主题

82

回帖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6
发表于 2016-2-19 1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均来源于门诊,年龄15- 58( 27. 52. 2);病程( 5. 14. 2)天。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外感风热型29例,肺胃实热型51例,肾阴不足型13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情况制订如下: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急乳蛾有发热,慢乳蛾不发热或低热。急乳蛾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则转化为慢乳蛾,病程较长。咽部检查:急乳蛾扁桃体充血呈鲜红色或深红色,肿大,表面有脓点,严重者有小脓肿;慢乳蛾扁桃体肿大,充血呈暗红色或不充血,表面有脓点,或挤压后有少许脓液溢出。急乳蛾及部分慢乳蛾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应注意与烂喉痧(猩红热)、喉关痈相鉴别。
辨证分型:外感风热型: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咳嗽,伴寒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肺胃实热型: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咽干,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肾阴不足型: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疼痛较轻,或吞咽时有痛楚,微有热象,入夜则见症较重,舌红,苔少,脉细弱。
舌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用于治疗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的经验穴。乳蛾是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反复发作,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治疗乳蛾的方法和药物很多,但真正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方法较少,传统中医中药在乳蛾中的治疗作用得到肯定。
治疗方法:主穴:舌三针。外感风热型加曲池、合谷;肺胃实热型加尺泽、丰隆、内庭;肾阴不足型加鱼际、照海、太溪,均取双侧。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75%酒精消毒穴位皮肤,采用一次性针具,舌三针定位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穴,其左右各旁开1寸处为第二、三穴;针第一穴针尖向舌根方向直刺,儿童进针深度为0. 8寸左右,成人约1- 1. 2;用捻转手法使针感向舌根或口腔、颊部放散。针刺舌三针之第二、第三穴时,进针应向中线及舌根斜刺。曲池、尺泽、合谷、丰隆、内庭用泻法,鱼际、照海、三阴交用补法,留针15-20min。每天1次。
31个疗程,1- 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好转:咽部症状减轻,扁桃体脓点消除;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经治疗,92例患者中,治愈78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5.7%
    乳蛾是中医学病名,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扁桃体炎。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常有过劳、受凉等诱因。青霉素、头抱拉定、罗红霉素片是现阶段西医学治疗乳蛾的首选药物,本观察对照组选择青霉素、头孢拉定、罗红霉素片等,就是充分考虑了其肯定的治疗作用。有研究指出针灸对炎症的三大病理过程有良好的作用,对发热者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由于乳蛾易反复发作,抗生素类药物有毒副作用,选择有效、毒副作用小、经济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80

主题

82

回帖

45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17: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认为,乳蛾有急、慢乳蛾之分,在治疗上必须辨证论治。舌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用于治疗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的经验穴,其范围内布有颈皮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舌根,有舌下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通过刺激舌三针而影响其植物神经、局部血液循环、细胞免疫以及内分泌腺等的功能而起到抗炎作用。咽为肺之关,肺与大肠相表里。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二脉均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二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荣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滋阴降火,养阴清热,可治疗阴虚型乳蛾。针灸疗法简便,通过刺激穴位从而影响植物神经、局部血液循环、细胞免疫以及内分泌腺等的功能而起到抗炎作用,副作用小,不失为目前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4-17 03:09 , Processed in 0.35452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