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颈椎病中椎动脉型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及虚证诊断标准。(1)颈性眩晕,可有粹倒史;(2)旋颈征阳性;(3)x线片有异常所见;(4)多伴交感神经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椎动脉工段(进人顶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皿段(出颈椎进人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患者年龄28一7D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5年。所有病人均为门诊病人。 推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CSA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椎动脉.脊内外平衡失调,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等脑血管痉孪症状及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的病证。其发病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大逐年提高,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皇现低龄化的趋势。CSA在祖国医学中属“头痛”、“眩晕”、“痹证”、“项强”、“颈肩痛”等范畴。 治疗方法:①取天柱(双)、上星、风池〔双)、颈段夹脊穴(双),选用28号I.0寸毫针,针刺天柱、上星穴,得气〔以局部有麻、胀感为度)后以180一200次/min的频率捻转2min,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间隔5min行针1次;选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风池、颈段夹脊穴,在行针得气基础上运针以紧按慢提、小角度捻转后留针。留针期间每lOmin重复上述手法1次.留针30min,后出针,隔日1次。②针刺出针后,以火针点刺颈段夹脊穴,每周2次。上述方法操作,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的疗效标准并予以量化,满分20分。根据A:头痛、眩晕;B:耳鸣、耳聋;C:视物不清;D:体位性碎倒;E:颈椎侧弯.后伸不适等症状轻重程度分为4级。治愈:治疗后达到20分;显效: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6一10分;好转:治疗后总分比原来提高1一15分;无效:治疗后总分比原来降低或不变。 经治疗,4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 针刺天柱、上星、风池、颈段夹脊穴是根据传统方法的局部、邻近取穴与循经远道取穴的原则,取穴重点在颈部。(针灸大成》认为“头眩:针上星、风池、夭柱。”根据局部针刺有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以改善局部血流的作用。已故著名针灸专家司徒铃教授,也认为针刺风池穴及颈段夹脊穴可活血通络,温经通痹,配以火针点刺颈段夹脊穴,能激发经气,祛风散寒化湿,温阳醒脑开窍,调节脊内外的平衡。以上诸穴合用共奏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之功。本组治疗中,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颐椎病,比单纯电针病变推体夹脊穴、风池穴疗效要好,也说明火针治疗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使椎基底动脉供血加速,促进非炎症吸收,并能缓解肌肉和关节韧带的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