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9|回复: 1

足跟骨刺的综合治疗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06

回帖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94
发表于 2016-3-10 16: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健康是福 于 2016-3-10 16:34 编辑

      患者年龄最小39岁,最大76岁,平均51;病程长的达11年,最短的半个月;单侧发病者193例,双侧发病者22例,有外伤史的4例。临床表现以足后跟骨疼痛为主,影像检查X线正侧位片显示:跟骨结节处,骨质增生变尖,呈“刺样”形成。219例患者查体均见足跟骨刺形成,骨刺形成区按压痛点明显,且多居中在跟骨结节正中处。临床表现是足跟底部疼痛,晨起和休息后开始走动时疼痛加重,患足足弓深,患足伸平时,足弓处跖长韧带和跖腔膜象弓弦样紧张,跟骨结节骨质增生处压痛明显。
      足跟骨刺是临床跟痛症的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笔者自1999年以来,应用小针刀切割松解术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本病,方便、快捷、实用,效果甚佳。
       治疗方法:小针刀切割松解术:患者取俯卧位于治疗床上,踝、关节前垫一枕头,足跟朝上,将足垫稳,足底朝上,仔细检查足底部的痛点做好标志,作为针刀的进针点,在压痛最明显处,亦即骨刺的尖部,手感体会有凸突感,常规消毒,注人“曲安奈德”注射刘1 ml2%利多卡因1.5 ml,混合注射剂,局部麻醉后结合X线片进针刀,刀口线和足纵轴垂直,针体和足跟底的后平面呈60°角,进针刀深度达骨刺尖部,先纵行切割数刀,然后再做横行排列切开剥离,即可出针刀,将针刀孔用创可贴覆盖,然后施以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用一手使患足过度背屈,同时另一手指推顶足弓部象弓弦一样的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推压向足背方向用力,做23次即可。
         注意事项:切开剥离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尖部(骨质增生的顶部)开始至跟骨结节处,将增生的骨质切开、削平,手感切下增生的骨质后自觉针刀下无阻力即可,切割下来的增生骨质留在里面并不产生症状,也不影响功能。
         按上述操作方法治疗,一般1次可痊愈,如果仍疼痛1周后可再做1次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体征阴性,足跟部行动活动自如,无疼痛感。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明显减轻。好转:临床症状有改善,局部压痛减轻。无效:临床及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善。
       本组219例病例,经1次治愈者198例,占90.4% , 2次治愈者16例,占7.3%, 3次治愈者2例,占0.9%,总治愈率达98.6%;其中无效3例,占1.4%
         足跟骨质增生是引起跟痛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患者有足跟骨质增生,但没有临床症状表现,所以依据影像学检查X线片诊断:有足跟骨结节处骨质增生变尖呈刺样形成,并伴有明显症状足跟部疼痛的为针刀治疗指征。并且要做好鉴别诊断,如跟下滑囊炎、跟腱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底内侧神经嵌压、足底外侧神经嵌压、跟骨骨内高压都是引起足跟疼痛的病因。在施术前应常规做X线片跟骨正侧位片检查,检查目的不但看其有无骨质增生,而且可排除跟骨其它病变。
  

104

主题

106

回帖

59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9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6: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刀直接在骨质增生病灶部施术,使跟骨附着处组织得到进一步松解,同时也松解了被卡压的微小血管神经束,从而阻断了疼痛的传导,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了新陈代谢,加速了无菌性炎症的吸收,还将附着于跟骨的紧张挛缩的纤维筋膜松解,解除了持续性牵拉,消除了疼痛的症状,用此方法治疗的患者目前尚未发现并发症,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和局部解剖进行操作,尚能取得满意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1:06 , Processed in 0.26891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