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1|回复: 1

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82

主题

79

回帖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2
发表于 2016-3-21 16: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养生堂 于 2016-3-21 16:46 编辑

一、筋性病的病因病理机制
         根据《灵枢·经筋》等理论指导,运用人体力学,考究古典十二经筋图线的形成原理,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发现人体的动态活动,具有古典十二经筋标记的引力线作用,即当牵拉力“超阈限”地作用于经筋应力点时,长时间劳损便可导致应力点产生病理性“筋结点”,而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的一维向多维演化,最终导致经筋点一线一面及多维病变的形成。在慢性劳损基础上,加上风、寒、湿等邪毒乘虚侵犯人体肌筋或长期劳作伤筋等因素,导致人体肌筋失衡变性,产生病理性“筋结“。筋结形成后可导致龙路、火路不通,不通则痛,产生筋病证候群。故在理论上,壮医认为,筋病是由于经筋失衡、筋结形成所致。并根据古典经筋“经皆有筋,筋皆有结,结者皆痛”提出了“因结致痛”机理,完善和扩大了经脉“不通则痛”的内涵。
二、经筋病灶检查
          为了有效解决筋性致病因危害人体健康,经筋医疗研创了手式扫描式“经筋查灶法”,查明了“筋结”病灶的体征类型及分布规律,找到病理性“筋结点’,“筋结“即经筋腧穴,其特征是触压疼痛异常敏感,故壮医也称病灶,它既有形体可查的阳性体征,又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于经络腧穴的”痛点“或”阿是穴“是两种不同概念。目前己在人体查明208个经筋脑穴。壮医经筋疗法创立的“经筋手触查灶法”具有灵、稳、准特点,不仅能查明一般常见痛症的“筋结点”,而且对一些原因不明的疑难痛症如隐筋症、类似症等也能快速查明其“筋结点”,具有点一线一面一多维性的机体动态结构学特点,以双手密切配合的物理触诊检杳为主,查明经筋病灶所在部位、行征特点,及其连锁反应规律。“筋结点”一般多好发生在人体应力点比较集中的“肌筋起止点、成角点、交义点、摩擦点、小骨粗隆、骨游离端,关节周围及皮节点等,现已在人体杳明具有特殊治疗意义的经筋腧穴200多个,为壮医经筋疗法临床取穴提供了依据。
三、经筋疗法的实施
         在治疗上,根据壮族民间的“壮医理筋术”,即理筋,抓筋,捏筋.拍打肌筋等经筋手法,配合针刺、角疗等多种方法,壮医经筋疗法又挖掘研究了“筋结点”具有点、线、面及多维性分布规律获得新认识的基础上,将古典“以痛为腧”易为“以灶为腧”,采用“壮医经筋手法+壮医经筋针刺法+壮医经筋拔罐法-辅助疗法”的四联疗法,构成“综合消灶一系列解灶-多维解锁-整体调整”的新型诊疗体系,充分发挥单项疗效基础上多项功效异途同归协同作用,共达“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动”、“筋动则通”的“松一顺一动一通”的标本并解的理想功效,以及人体“筋顺松、骨动通、气血足、百病除”的养生除病效果。其特点是在保证施治到达病所原则上,令肌筋获得显著松解后,遗留病灶,位置充分暴露,再配以“固灶行针、一孔多针、局部多针、透针穿刺、移行点刺、尽筋分刺、轻点刺络、快进快出”等多种新法刺治,起到系列解除经筋病灶的作用。
四、经筋疗法的应用
         经筋疗法适应症广泛,对常见的顽固性疾患如神经衰弱、筋性头痛颈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臀上皮神经卡压症、腰腿腹三联征、退行性膝关节炎等各种原因不明痛症,有独到的疗效。
         

82

主题

79

回帖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5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6: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中医经络学说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人体征象学范畴,而壮医经筋理论是在古典“十‘经筋”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独特的“理筋医术”总结出来的人体动态结构学,有别于中医人体征象学,是人体经络学说征象学的一个质的发展。壮医经筋疗法把握了十二经筋的病候特点,尤其是“筋结点”的好发规律和临床阳性体征,熟悉经筋疗法的临床操作方法,对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开发前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5-12 14:27 , Processed in 0.39060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