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0|回复: 1

失眠的铍针治疗法

[复制链接]

98

主题

95

回帖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8
发表于 2016-3-29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年龄最大55岁,最小6;病程最短1天,最长2年,大多为2天一10天。
      治疗方法:器械:铍针、舌压板。消毒:高压消毒。操作:术者拇指戴消毒指套,常规消毒,令患者张口,用刀划割患侧口腔粘膜,从上颌第一、二磨牙之间至下颌第三、四磨牙之间作一斜切口,长lcm-1. 2cm,深0.05cm -0. lcm(小儿深度减半),用拇指或其余4指按摩挤压患侧,用水漱口,吐出血后用5%盐水棉块敷贴在切口处,每周1次。连续割4次为1个疗程。
        痊愈:面瘫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全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说话或笑时口角略有歪斜;无效:治疗4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者。
        82例经治后痊愈75例,占91. 46%;显效5例,占6. 09%;无效2例,占2. 44%;总有效率为97. 56%
典型病例:赵某,女,28岁,工人。因受风寒后感右侧面部麻木不适,食停颊部,口角漏水,于125日至我科诊治。检查:右侧额纹全部消失,右眼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明显变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口角向下歪斜,人中沟左偏。诊断为周围性右侧面部神经麻痹。用上法割治4次后痊愈。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寒之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因面部经络受风寒之邪阻滞,气血瘀阻,经气不能上达口目,在口腔粘膜处常出现瘀血肿块,依据《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苑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用刀在口腔粘膜划割,除其瘀血,在面部挤压按摩,达到疏其经,活其络,经气上达口目间,使症状消失的目的。

98

主题

95

回帖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6: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中还发现,急性期治愈率高于非急性期,部分神经受损高于完全神经受损。因此对该病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应在急性期即控制炎症发展,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不使其发展到完全性受损则是十分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5 12:04 , Processed in 0.26891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