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为针灸科门诊患者,均符合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3一48个月,平均病程25.7个月;面肌痉挛强度及频度分级:2级5例,3级14例,4级13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抽搐初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可扩散至面颊肌、口轮匝肌甚至颈阔肌;紧张劳累后加重,入睡时停止,不可自行控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
面肌痉李强度及频度分级 痉挛强度: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反射增多;2级—轻度,可见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中度,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重度,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痉挛频度:0级—无痉挛;1级—刺激诱发中度、轻度痉挛;2级—痉挛发作少于1次/h ;3级—痉挛发作多于1次/h ;4级—痉挛发作多于10次/h 。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治疗前3个月内未使用针对该病症的中西药及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透利温和灸组 选穴:患侧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颧髎、颊车、大迎、地仓、水沟;双侧足三里、合谷、太冲。其中眼睑抽搐以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口角抽搐以水沟透地仓;面颊抽搐以地仓透颧骼、颊车透大迎。医者根据病情选用2-4组。操作:患者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面部用32号1.5寸或2寸毫针常规进针,针人皮肤后卧针,针尖指向止穴,慢慢推进,同时可用押手拇指或食指贴附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待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徐徐捻转(100转/min),行针2-3min。另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双侧足三里、合谷,针尖向上斜刺,行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上传导。上述穴位均留针30min,留针期间,医者双手各持1点燃艾条,在距透穴处3-5cm进行温和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佳。
均每日1次,7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治3个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劳累及精神刺激面肌无抽搐;显效:痉挛强度减轻2级,且痉挛发作频度减轻2级;有效:痉挛强度减轻1级,且痉挛发作频度减轻1级;无效:痉挛强度减轻不足1级,且痉挛发作频度减轻不足1级。
面肌痉挛是一种较难治的疾病,多见一侧面肌不自主阵挛性抽动,开始为眼轮匝肌间歇性轻微颤搐,之后逐渐扩散至同侧其他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一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治疗较为棘手,单纯服用中药、西药封闭或手术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容易复发。目前有关临床上采用透刺、浮针浅刺治疗面肌痉挛的报道很多,但由于在针刺方法、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方面缺乏统一认识,使其疗效往往难以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本病属中医学“筋惕肉瞤”、“风痉”、“筋急”范畴,其发病有诸多内外因素,如风寒之邪侵入筋脉,阻滞气血运行,或人体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或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等等。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在肝、脾、肾,实见风、痰,,临床多表现为虚中夹实证候。
针灸治疗取穴多以手足阳明和少阳、厥阴经中与面神经分布相关的穴位为主,以调气血,平阴阳。透刺温和灸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取患侧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颧髎、颊车、大迎、地仓、水沟,均采用面部穴位透刺法,具有刺激面较大、针感较强、易于扩散传导和一针两穴的特点,可收活血通经、泻留滞之邪、通调局部气血、息风止痉之功。针刺双侧足三里、合谷、太冲,则犹如东风之助活血行气,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外,《本草经》曰:“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之气,气中之滞”,故在患处同时施以温和灸,温经散寒,扶正祛邪,两者协同激发自身经气祛邪外出。此法无论对早期还是晚期面肌痉挛患者都较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