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医精诚 于 2016-4-16 16:48 编辑
患者均为医院住院病人年龄最小42岁,最大82岁,平均66岁;单椎体骨折21例,多椎体骨折9例。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患者曾受外伤或因自身重力,导致胸椎、腰椎骨折;(2)无神经损伤,局部有肿胀、压痛、叩击痛;(3)X线片显示稳定性骨折,椎体前缘压缩不超过椎体厚度的1 /2,不合并韧带撕裂或附件骨折,无明显移位倾向。
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诊断明确者;(2)年龄40一85岁;(3)近期内未接受其他治疗者;(4)自愿接受本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椎体爆裂性骨折,有下肢神经损伤表现者;(3)椎体结核、椎体肿瘤、椎体化脓性感染引起的压缩性骨折者;(4)合并有心、脑、肝、肾损害和其他严重疾病者及精神病患者不能合作者。
治疗方法:采用基础治疗平卧硬板床、骨折处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护。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针及复原活血汤治疗。
腹针取穴:水分、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气旁、天枢、印堂。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直径0.22 mm、长40 mm薄氏腹针,参照《腹针疗法》,选取水分、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气旁、天枢。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深刺,水分中刺,气穴、气旁浅刺。留针期间不捻转不提插,不追求得气感觉。进针后留针30 min,针刺同时在神阙穴以艾灸盒灸疗(高血压患者只针不灸)。每日1次,7次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停针两日,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复原活血汤,药用:酒制大黄20 g,柴胡15 g,当归20 g,桃仁12 g,红花10 g,天花粉15 g,穿山甲10 g,甘草10 g。
以上药剂煎服,1剂/d,每剂200 mL药汁,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0 d。
临床疗效: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检查前后行X线检查以判断疗效。治愈:治疗后受损椎体基本恢复正常形态,骨折而骨痴形成良好,胸腰椎部无不适感,生活能力完全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受损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而对位基本正常,胸腰椎部疼痛感基本消失,生活能力基本得到恢复;未愈:治疗后受损椎体未恢复正常,骨折愈合不佳,胸腰椎部持续疼痛感,局部产生畸形并影响正常生活。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以长度为10cm的刻度尺两端0一10,每1 cm代表1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让患者取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位置,医生读出分数,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分值数据进行疼痛评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主症疼痛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指定的“修订综合疗效标准”,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VAS积分一治疗后VAS积分)/治疗前VAS积分」X 100 %。临床痊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疼痛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且<95 %;有效:疼痛好转,疗效指数≥30%,且<70%;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
经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3例,好转2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从疼痛疗效比较来看,治愈5例,显效2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96.67%。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胸腰椎骨折有增多的趋势,其中以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为常见,多发于T11一L2,临床常表现为受伤椎体两侧疼痛,腰背肌无力,难以起立,翻身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