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7|回复: 1

舌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98

主题

95

回帖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8
发表于 2016-5-9 16: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暖花开 于 2016-5-9 16:39 编辑

       舌针疗法属于微针疗法,通过针刺刺激舌体上特定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舌针疗法的提出起于现代,但是在舌上刺血或者针刺的历史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刺疟篇》中说“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先其发时如食倾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继《黄帝内经》后,《针灸甲乙经》、《千金药方》等古籍对舌上刺血或者针刺都有不同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在生物全息理论及微小针刺系统的影响下,舌针疗法步人发展的快车道,著名中医管正斋先生率先提出舌针疗法,称之为管氏舌针。继管氏舌针以后,又有孙介光、盛伟等学者先后提出不同舌针穴位分布,为舌针疗法临床应用作出巨大贡献。
        周庆教授为天津著名针灸专家,临证近三十载,博采众长,承岐黄术,学术精湛,针技超群,力倡微针疗法,尤善用舌针,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录其舌针经验如下。
      倡解剖相连.脏腑相关取穴法
        中医学认为:舌者心之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舌,其窍开于舌。而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舌与五脏六腑有着直接的经络联系。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息理论在各个学科,尤其在针灸学方面的延伸与扩展,后世医家基于舌本身与五脏的密切性、全息性,与颅神经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尝试用针刺舌的方法来改变异常的舌苔、形态、舌色等以治疗疾患,并发现有较大临床价值的40个舌穴。其中舌背14穴,主要是和个体各脏腑相对应,基本合乎解剖中各脏腑的投影;舌底26穴,呈倒置人形,舌阜为头部,近舌尖处为足,舌系带为脊柱,伞装为上下肢。周庆教授在中医理论和针灸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解剖知识及生物全息论,率先将舌针的取穴法高度浓缩简化为“解剖相连,脏腑相关”,即解剖上相邻的穴位则采用一针透刺,在中医学上与脏腑相关的穴位采用点刺法,既减少针刺时间,又减轻了患者痛苦。
       引邪外出,从血分而出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通过其“行气血、营阴阳”的功能维持着人体机能平衡。一旦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失常,机体就会发生疾病,而解决办法就是“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苑陈则除之”,血去则经隧通矣。即通过刺络放血的方法疏通经络中塞滞的气血,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使机体的机能恢复正常。有鉴于舌部不宜留针的局限,周庆教授将放血疗法应用于舌针疗法中,并提出“宜快不宜慢,宜短不宜长,宜浅不宜深,散刺多出”的无痛、高效舌针疗法,即针刺舌部穴位时,不强调气感,刺人即可,故针体宜短,且刺入部位较浅,患者疼痛感方能较轻;需出血穴位,则散刺、多刺以求出血较多,并通过放血疗法引邪从上从舌而出。
       针后敷药,强化针效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结合穴位和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其特点在于不通过胃肠道,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和对胃肠道环境的破坏作用,生物利用度较高,同时给药方法简便,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患者容易接受。周庆教授巧妙将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舌针疗法相结合,在针刺舌部穴位放血后,将中药超微颖粒以医用棉棒敷于针刺的穴位,使药物循穴而人,深达脏腑,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极大地提高了舌针的临床疗效,尤其是远期疗效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98

主题

95

回帖

54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案举隅:患者,女,54岁,既往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14年。2010年因胸闷气短,左肩背痛,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在北京某医院行心脏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两支血管严重狭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术后予以二联抗血小板、扩冠、调脂、降糖等治疗,胸闷气短,左肩背痛等不适消失。1年后,上述不适再次出现,查心电图提示心肌呈缺血性改变,再次行心脏血管造影检查示支架植人处血流通畅,余未见异常。予以抗血小板、扩冠、调脂、降糖、穗定心肌细胞膜等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不明显,后又间断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效果凡凡。后患者辗转我院诊治,症见左胸部憋闷不适,左肩背痛,伴乏力气短、畏寒怕冷、形体肥胖,痰多,大便不成形,舌质嫩体胖、边有齿痕,舌苔滑,左脉沉弱,左寸尤不及,右脉弦紧弱。中医诊断为胸痹,痰湿痹阻型。查其于外院治疗,均为活血化瘀的中药及相应针灸.故效果不显。先予二陈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药治疗一月余,虽有小效,却不及预期。后加以体针、舌针治疗。体针取穴为:内关、间使、郄穴、心俞、足三里,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每日1次。舌针取穴为:心穴、肝穴、脾穴,因口腔唾液本身有自洁作用,舌针所选穴位均不用特殊消毒,点刺不留针,其中心穴重点刺,少量出血。后患者每周规律于我院行上述舌体针预防治疗一次,多年随访,病情稳定。

    按:周师认为患者体型肥胖,且平素乏力气短,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胖人多痰湿,故该患者本身为气虚体质。同时患者又兼大便不成形,舌质嫩体胖、边有齿痕,舌苔滑,右脉弦紧弱,考虑其中焦脾虚,寒饮不化;而左脉沉弱,左寸尤不及,考虑为上焦心阳不足。寒饮无形,随气机四散,借“脾气散精”之机而上逆痹阻心阳,湿阻气机,心阳不展故胸部憋闷。且寒饮四散,随“心之气输注于背”,痹阻心腧穴而见肩背痛等不适。选用二陈汤、瓜篓薤白半夏汤等药治疗一月余,虽有小效,却不及预期。后加以体针及针刺舌部心穴以宣发心阳,畅通血脉,针刺肝穴以调畅气机,针刺脾穴以温化痰饮。治疗后,患者胸部不适症状霍然若失。所以在临床上体针结合舌针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能够取得一定疗效,是防治慢性病简便、效验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0:53 , Processed in 0.21535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