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又称“小儿脑性瘫痪”,它主要指的是由于小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缺陷或者由于妊娠到分娩,生后一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破坏了其未成熟的脑组织,从而最终导致了其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小儿脑瘫的病例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患者均为门诊治疗的90例小儿脑瘫患者,本组小儿脑瘫病症均是由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本组患儿中,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为32例;年龄范围最小为2. 9个月,最大为7. 2岁,平均年龄为(1士0.2)岁;其中痉挛型为49例,共济失调型为16例,手足徐动型为25例;轻度患儿为39例,中度患儿为44例,重度患儿为7例 临床方法: 采用运动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头针主要选用了如下四个方面的针灸类型 a) 颞三针: 耳尖直上2 寸处为第一针,然后以此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针与第三针;(b) 智三针: 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个本神穴各一针;(c) 脑三针: 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针;(d) 四神针: 在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一寸半位置共计4 针。2) 针刺方法 a) 头部三针刺法: 对于这种针刺法,需要根据患儿年龄的差别,需要取1 一1.5 寸规格的30# 钢针,这时应该注意使得患儿头皮与针呈现30 °的夹角并迅速刺人头皮之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的下部结构时,务必注意应该使得患儿头皮与针保待平行并继续进针,深度达到针体的3/4 之处的位置。进针后采用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加电针( 如患儿患有癫痫史,则不对其实行电针) ,留针30 分钟。 经治疗,针灸组显效人数为15例,有效人数为22例,无效人数为8例,有效率为82. 2%。
|